春季几种常见鱼病防治 - -.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春季几种常见鱼病防治

摘要:水霉病:又称肤霉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是鱼池刚化冰后最常见鱼病之一,发生此病后肉眼可见灰白色棉絮状菌丝体,有的黏附着泥粒等棕色附着物,鱼体组织坏死,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或不吃食而死亡。该病在草、鲤、鲢、鳙、鲫、鲂等鱼都易感染,四季都有发生,但以春季最为严重。预防方法:(1)在拉网捕捞、搬运和放养操作中要尽量减少鱼体受伤,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2)在并塘越冬及春放鱼种时进行鱼体药浴消毒。用3%至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10至15分钟,或用高锰酸钾20克/立方米对鱼体消毒5至10分钟。治疗方法:(1)采取全池泼洒药物,用水霉净按说明用量,或用鱼虾安0.3至0.4克/立方米全池泼洒,连用2至3次即可控制。(2)用亚甲基蓝2至3克/立方米全池泼洒,连用2至3次。(3)用克霉灵0.3克/立方米全池泼洒,连用两次,效果也很好。

竖鳞病:又叫松球病、林立病,是因水质恶化、鱼生活环境突然温差变化过大,或鱼体受伤被细菌侵入所致。患病鱼的鳞片局部或全部竖起像松球样张开,而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用手指按压鳞片,有半透明液状物从鳞囊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有时还伴有鳍基部和皮肤表面充血、眼球突出、腹腔膨大、腹水等症状,患病鱼游动迟缓,呼吸困难,鱼体腹部向上,如不及时治疗,病鱼2至3天死亡。初春水温低时发病率较高,而高温季节则较少发生。主要危害鲤鱼、鲫鱼、鲂鱼、草鱼及金鱼等品种。发病范围广,从鱼种到成鱼均有发生。预防方法:(1)放鱼前彻底清塘,清除过多淤泥,并用生石灰、漂白粉或鱼用清塘净等进行清塘消毒。(2)保持养殖水体的水质清新。(3)在拉网、过数、运输和放养过程中,小心操作,减少鱼体受伤。(4)放养前对鱼进行药物洗浴,用3%食盐水浸洗鱼体10至15分钟。(5)每立方米水用5克硫酸铜、2克硫酸亚铁和10克漂白粉混合液浸洗鱼体5至10分钟。(6)用碘制剂鱼药浸洗鱼体效果也很好。(7)池塘内冰块融化后,全池泼洒生石灰水,水深1.5米,亩用生石灰2至2.5公斤,使池水呈微碱性,pH值在7.5至8之间,或用溴制剂专用药物全池泼洒消毒,隔天一次。治疗方法:(1)在发病初期给池塘冲注新水,可有效缓解此病病情。(2)全池泼洒杀灭海因,浓度为0.2至0.4克/立方米。(3)用苦参煎汁全池泼洒,用量每667平方米0.25至1千克。(4)发病后及时投喂药饵:每千克鱼体每天用盐酸土霉素50毫克,或复方新诺明150毫克,拌饲料连喂3至5天。(3)内服红霉素(水产专用药物),每千克饲料中加入1至2克,连喂3至6天。同时用漂白粉1克/立方米或强力消毒灵0.4克/立方米全池泼洒,连用2至3次,效果也很好。

白云病:该病病源是恶臭假单胞菌所致。病菌侵入鱼体后,患病初期可见鱼体表有点状白色黏液附着物,并逐步蔓延扩大,全身像包一层白云,以头部、背部、尾鳍处白色黏液更为稠密。严重时鳞片基部充血,鳞片脱落,鱼溜边不吃食,游动缓慢不久死亡,剖开鱼腹可见肝、肾脏充血。此病水温6℃至18℃最宜发生,多发生在3、4月,主要发生在流水及渗漏大的越冬池或高密度网箱养殖中,鱼体受伤更易感染此病,并常和竖鳞病、水霉病并发,往往在初春使鱼发病死亡严重。主要感染鱼类为鲤鱼、鲫鱼、鲂鱼。预防方法:做好池塘清整消毒和鱼体消毒,保持水质清新。治疗方法:(1)用二溴海因0.4克/立方米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用两天。(2)用聚维酮碘1至3克/立方米全池泼洒,连用两天。(3)1千克饲料中加1克鱼用杀菌灵,做成药饵投喂,连喂3至6天。

白点病:患病鱼鳃上和鱼体表肉眼可观察到许多小白点,病鱼表现为急躁不安,集群围绕池边游动,并不断地和其他物体摩擦或游出水面,鱼体消瘦发黑,鳃丝充血,呼吸困难,不久即大批死亡。显微镜观察,鳃丝周围有小瓜虫游动。一般在初冬、春末易发生,危害各种不同规格鱼类。适宜水温在15℃至25℃条件下生长繁殖,当水温降至10℃以下和上升至26℃以上时,小瓜虫自行脱落。幼虫在28℃以上时易死亡。因此可通过调节水温防治此病。预防方法:用生石灰对池塘彻底消毒,鱼体药物浸洗消毒。治疗方法:(1)全池泼洒福尔马林15至25克/立方米,隔天泼洒1次,连续泼洒3次。(2)用亚甲基蓝2至5克/立方米全池泼洒,连用两天。(3)按每立方水体用干辣椒0.35克和生姜0.1克,加水煎液后全池泼洒,连用2至3天,效果较好。

赤皮病:病鱼体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皮肤溃疡,鱼鳍基部充血,鳍的末端腐烂断裂,形成“蛀鳍”,并常与水霉、烂鳃、肠炎病并发。此病一年四季流行,尤以北方在越冬后春季最易爆发,主要危害草、青、鲤、鲫和团头鲂等鱼种。预防方法:减少鱼体受伤,在发病季节15至20天全池泼洒生石

文档评论(0)

139****94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