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郑和(1371—1433),云南昆阳人,回族。明代航海家、地理学家。本姓马,小字三保,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于1403年提升为内宫太监,并赐他姓郑1405——1433年,前后28年,他所率领的船队,7次出航远达37个国家,行程数万里。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史料链接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率领西班牙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乘船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第二年抵达印度西海岸。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船队经南美洲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一、郑和下西洋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地区以及印度洋沿海地区。1、条件: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造船技术的发达指南针的运用郑和吃苦耐劳、勇于探索2、目的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寻找失踪的建文帝宣扬明朝的国威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弛,涉彼狂澜,若履通衢……3、概况:(1)在位的皇帝:(2)时间:(3)次数:(4)出发点:(5)到达范围:(6)最远到达地区:(7)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明成祖1405-1433年七次刘家港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伟大的航海家郑和航海史上的壮举贸易与文化交流和平的使者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二、戚继光抗倭1、倭寇:元末明初,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连舰数百,蔽海而至。浙东西,江南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明史·日本传》“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河内积货满千船”《倭变事略》1、材料反映了明朝的什么危机?2、危机针对这种情况,明政府是如何应对的?结果如何?2、戚继光抗倭:(1)历史背景: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遭到损害。(2)抗倭地区:浙东沿海地区(3)抗倭的功绩:①在台州,九战九捷,荡平了浙江的倭寇②与当地明军共同剿灭福建、广东的倭寇③平息东南沿海的倭寇*

文档评论(0)

177****78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