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家居 助眠场景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健康家居 助眠场景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T/CNLICXXXX-XXXX

健康家居助眠场景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健康家居助眠场景(以下简称“场景”)中环境、人体舒适性、智能控制和助眠效果等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和助眠效果评价方法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健康家居助眠场景的设计和效果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222.2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第2部分:声压级测定

GB/T16129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

GB/T18204.1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

GB/T18204.2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

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28219智能家用电器通用技术要求

GB/T33658-2017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要求与评价方法

HJ1262环境空气和废气臭气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3术语和定义

3.1

睡眠sleep

一种自然的反复出现的生理状态。每日一定时间内各种有意识的主动行为消失,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减弱。

3.2

助眠sleeping-aid

通过营造温度、湿度、声、光、气味,等睡眠环境条件,以及采用中医理疗等手段,有助于人们入睡和提高睡眠质量的过程。

3.3

助眠场景sleeping-aidscenes

有助于人们入睡和提高睡眠质量的场所和环境。

3.4

热环境thermalenvironment

影响人体换热的环境特性。

[来源:GB/T33658-2017,3.1]

3.5

4

T/CNLICXXXX-XXXX

热舒适thermalcomfort

表示对热环境的主观满意程度,通过主观评价进行评定。

[来源:GB/T33658-2017,3.2]

3.6

入睡时间sleepinglatency

从准备入睡行为起计时到进入睡眠的时间。

3.7

睡眠时间sleepingtime

从进入睡眠状态到最后一次醒来的时间。

3.8

在床时间bedtime

从上床准备入睡到最后一次离床的时间。

3.9

睡眠效率sleepefficiency

睡眠时间与在床时间的百分比。

3.10

助眠指数sleeping-aidindex

睡眠时间与在床时间的百分比。

3.11

助眠模式sleeping-aidmode

设备或器具上有助于人们入睡和提高睡眠质量的程序。

4技术要求

场景内设备和器具应能够联动运行,调节场景内空气、声、光、味和振动等助眠因素。场景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要求、人体舒适性要求以及场景构建要求。

4.1环境

4.1.1空气质量

场景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异常嗅味。

场景内空气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场景内空气质量指标

序号

指标

单位

要求

1

温度

22~28(夏季)16~24(冬季)

2

相对湿度

%

40~80(夏季)30~60(冬季)

3

风速

m/s

≤0.2

4

二氧化碳(CO2)

%

≤0.10

5

T/CNLICXXXX-XXXX

5

甲醛(HCHO)

mg/m3

≤0.08

6

可吸入颗粒物(PM10)

mg/m3

≤0.10

7

细颗粒物(PM2.5)

mg/m3

≤0.05

8

气味

——

不高于2级

4.1.2噪声

场景内昼间噪声应不高于45dB(A),夜间噪声应不高于37dB(A),夜间突发噪声,最大增幅不超过15dB(A)。

场景内设备应符合相关产品噪声要求。

4.1.3光线

场景内夜间光线亮度不高于30lx。

4.2热舒适性

场景内人体舒适性各指标应符合表2中的要求;

场景内热舒适环境评价等级应不低于GB/T33658-2017中的3星级要求。

表3人体热舒适性指标

序号

指标

单位

要求

1

温度波动

≤2

2

温度均匀性

≤2

3

垂直空气温差

%

不满意率≤20

4

吹风感指数

%

不满意率≤40

5

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

——

-1≤PMV≤1

4.3智能控制

场景内设备应具备识别人体生理指标(心跳、血压、血氧等)和分析判断给出适合的助眠环境控制策略的功能。

场景内设备应具备识别睡眠状态(清醒、入睡、浅睡、深睡)的功能。

场景内设备可联动其他设备调控场景内环境,在平台设置、控制相应的助眠因素。

4.3.1空气控制

a)温度

场景内温度控制设备应能够按照4.1.1中的要求调节室内温度,1h内环境温度波动值不超过2℃;有设定睡眠温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