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的历史辨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巴的历史辨析

大约在3世纪三四千年前,重庆作为中心周边地区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奴隶部落联盟,统称“巴”。这是重庆的古称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称谓,一直延续至今。与“巴”有关的称谓还有“巴郡、三巴、巴州、巴县”等称谓。历史上的称谓还有“楚州、渝州、恭州、江州、荆州”等,今天重庆简称“渝”。此外,还有一个长期被误解的重要地名“垫江”。以上诸称谓的语源是什么?其中,不乏争议很大者。本文对这些曾经出现过的历史称谓及其语源进行一一梳理。

一、重庆市早期的巴

“巴”和“渝”是重庆诸称谓中最有代表性的。其中,“渝”还是如今重庆市的简称。“巴”是重庆市最早的称谓,距今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渝得名于渝水,始自隋朝,据今已有1400多年了。从“巴”到“渝”的演进过程中,还有楚州、恭州等称谓。

1.关于“巴”

历史称谓也就是历史地名,与行政区划联系紧密。地名往往就是行政区划名或行政区划的专名部分。所以,我们在探讨历史称谓及其历史沿革的时候,不得不与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相结合。

晋代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谓上古的巴国境地“其属有濮、賨、苴、共、奴、獽、夷、蜒之蛮”(28)。常璩告诉我们,上古巴国境内分别居住着濮、賨、苴、共、奴、獽、夷、蜒等部族。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记载四川的土著居民有“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个部族。蜀、羌、髳三个部族在川西,微族在陕西扶风、岐山一带,其余的庸、卢、彭、濮四个部族居于川东及重庆地区。《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所记的古巴地“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也就是五个氏族。《后汉书》又说板楯蛮有“罗、朴、昝、庹、鄂、夕、龚”七姓,即七个氏族。上述这些以血缘为纽带的原始氏族和部落分布在今天的川东和重庆地区。这些部族名称其实也可看成是地理名称,部族名称代表了该部族所居之地。部族名与地名无法截然分开,尽管它们是性质不同的两类名称。

正是这些最早的重庆居民,创造出了重庆最古老的历史文明。约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期,以重庆为中心地带的大片地区,已形成强大的奴隶制部族联盟,统称“巴”。夏禹分华夏为九州,“巴”属其中的梁州。《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罗泌《路史·后纪一》亦有记载:“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是司水土,生后照,后照生顾相,降处于巴,是为巴人。”如此看来,巴人的远祖可追溯至太皞,太皞亦作太昊。《山海经》所说的“太皞”,在《路史》里记为“伏羲”。如果《山海经》的这段记载可信的话,则“巴”的得名当在太皞的第三代孙后照时。从那时开始,巴人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名叫巴国,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巴”是重庆辖境最古老的名称,既是古国名,也是古族名,既是古行政区划名,又是古地名。“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巴是一个地域名称。”“巴最初是地域名称而不是族称。”

“巴”是有文字记载的重庆最早的称谓,也叫“巴方”,在甲骨文中,关于“巴、”“巴方”的记载就有很多处,如:

□,贞称册呼从伐巴。(《乙》7739)

壬申卜,争,贞令妇好从沚伐巴方,受有(祐)。(《粹》1230)

贞,巴方不其败。(《乙》8171)

上述几条甲骨卜辞,是讲商王武丁(公元前14世纪末)曾派自己的妻子妇好率沚去攻打巴(巴方),多次攻打都没能获胜,反而被巴(巴方)打败了(“巴方不其败”)。甲骨卜辞里的“巴”、“巴方”当是指巴国,即《山海经》里所说的“西南有巴国”的“巴国”。巴国是由上古巴族建立的国家。巴族的发源地一般认为在汉水流域中游一带,也有认为在鄂西清江流域。截至战国晚期公元前316年被秦灭以前,它的活动区域在川东、鄂西、汉水中游和贵州乌江流域一带。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对巴有较详细记载:

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女神,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

《后汉书》的这段记载出自已佚先秦文献《世本》。虽然不乏神话成份,但也告诉我们,最早的巴国是由五个氏族部落(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联合形成的一个大型部落集团。在这五个氏族部落中,巴人是最出色的一支,成为整个集团的统率,并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从上引甲骨卜辞所记商王朝与巴发生的几次战争来判断,巴国在商代早期就已经建立了起来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