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意恩仇理情同存——论《基督山伯爵》与《天龙八部》复仇形态的异同.pdfVIP

快意恩仇理情同存——论《基督山伯爵》与《天龙八部》复仇形态的异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快意恩仇理情同存

——论《基督山伯爵》与《天龙八部》复仇形态的异同

秦文静秦叉静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大仲马与金庸在世界通俗文学史上占有不说中,人们的复仇往往停留在利用暴力手段不顾一切的

可撼动的地位。二人在创作上有着共通之处。本文通过分杀死仇敌。文艺复兴阶段,以《哈姆雷特》为代表,莎士比

析《基督山伯爵》与《天龙八部》两部作品中对复仇这一人亚将复仇目的与复仇方式的讨论延拓到一个新的境界,

类共同文学主题表现形态上的异同.进一步撂讨造成这复仇进而成为人文精神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反映。随

种差异背后的中西方文化的深层原因。着《高龙巴》、《呼啸山庄》等专事复仇主题的文学名著的

关键词:大仲马金庸复仇中西文化出现。人们对复仇本身的理性思考不断加深。复仇主人

公往往能够比较自觉的利用所处的社会文化模式和习

复仇作为文学史上传承至今的文学主题之一,其中俗、宗教力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来有限度的达到复仇的

所包含的复杂的社会根源使得中外复仇文学中的复仇表目的,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恰好体现了这一阶段的这

现出不同的形态。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就曾提到一特点。

对“血腥的复仇”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对理篇和阐释不同在基督山伯爵的复仇中,金钱、智慧和法律成为他

作家的天才和艺术以及读者大众情感的变化提供新的角复仇成功的保障.这三者同样也是18世纪法国社会文

度。”…本文试以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与金庸的《天龙八化背景下上层社会的关键词。正是对这三者的充分而

部》中的复仇形态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探究文本中蕴含不泛滥的利用。基督山伯爵才最终取得了真正意义上

的文化差异。的复仇成功。“他心想,使他陷入眼下的深渊的是人的

一、《基督山伯爵》中的复仇仇恨,而不是神的报复:他狂热的想象出种种酷刑.让

复仇观念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三个不同的阶这些隐姓埋名的人去尝尝.他觉得再可怕的刑罚也太

段,不同的阶段中复仇的手段、方式以及所要达到的复轻,尤其对这些人也太短暂;因为施行后就是死亡,而

仇目的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最早的古希腊神话传死亡意味着安息,至少也是与安息相似的麻木。”[2]在无

方,希冀可以获得一个新的写作空间。从《无聊》、ab事》[2]陈学勇主编.凌叔华文存.四川文艺出版社,1998:

的初步尝试,到翻译自己的作品发表在英文刊物上,再到346页.

与异国的伍尔夫笔墨传香,建立起书面关系,在不同的文[3]罗婷,李爱云.伍尔夫在中国文坛的接受与影响.

化观点和创作理念的交融和碰撞中创作出《古韵》。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5).

伍尔夫给凌叔华提供了文学、文化的一种新的参照,[4]魏淑凌.家国梦影:凌叔华与凌淑浩.天津百花文

与她自己的标准相辅相成.凌叔华在向这位自己推崇的艺出版社,2008:212.

老师征求写作的建议时,依然是一个独立的写作主体,就

如她以英语写作并未使她从属英语文化,她吸收和转化封信.外国文学研究,1989。(3).

受到的影响,对中国的环境进行独特的表现。[6]凌叔华致弗吉尼亚·伍尔夫,1938.7—24.帕特丽

《无聊》和《心事》的新尝试,在凌叔华的小说创作中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科.中国眼睛.上海书店出版社.

显出特立独行的光彩:以英文写作自传,于当时的文坛2008:432.

上,是一个大胆的实验。在中国饱受战争之苦的动荡时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