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目标梳理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结合史料,概述两汉后期,社会矛盾激化的主要表现,熟知“光武中兴”“党锢之祸”“黄巾起义”等基本的历史概念,归纳两汉崩溃的历史原因与经验教训。
汉代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归纳汉初至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政策调整和开疆拓土的活动,认识其对于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历史意义。
重点:
(1)汉代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汉统一多(2)民族国家建立巩固的意义。
2.难点:汉衰亡的原因。
知识梳理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汉初的统治:
(1)王国问题
①背景:汉初,“汉承秦制”,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②问题:王国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
③应对:汉高祖将异姓王逐渐剪除,但是,又陆续分封同姓诸侯王;汉景帝削减王国封地,引发了七国叛乱,叛乱被平定。
(2)“文景之治”
①背景:汉初,经济残破;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②内容:减轻赋税、徭役和刑法,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③结果:经济得到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为汉武帝时西汉的强盛创造了条件。
二、西汉的强盛
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朝。
(2)选官制度: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官吏选拔制度。
(3)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①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②设置刺史:负责对辖区内的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监察。
③任用酷吏:严厉镇压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4)加强对经济的控制:
①金融: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②生产:实行盐铁官营。
③贸易:推行均输平准,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④抑商: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5)加强对思想的控制: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的独尊地位确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2.开拓疆域:巩固和加强了国家统一。
(1)北击匈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战争,夺取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酒泉等四郡。
(2)张骞通西域:
①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
②中国的丝织品沿此路西传,形成著名的“丝绸之路”。
(3)地方治理:
①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
②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治理比以前更加有效。
三、东汉的兴衰
1.西汉的灭亡:
(1)西汉灭亡:西汉后期,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外戚王莽夺取皇位,西汉灭亡。
(2)王莽改制: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王莽试图通过改革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改革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加上自然灾害严重,王莽政权被绿林、赤眉起义军推翻。
2.“光武中兴”: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
(1)重建汉朝: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随后,刘秀又平定一些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
(2)政治上: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整顿吏治,惩处贪腐。
(3)经济上: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
(4)思想上:重视儒学,大兴太学。
3.东汉的衰亡:
(1)中央: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大多年幼继位,年寿不长;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相互争斗;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抨击时政,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
(2)地方: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3)东汉瓦解:184年,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四、两汉的文化
1.史学
(1)《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
(2)《汉书》: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2.文学
(1)汉赋: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2)乐府诗:是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
(3)民间:流行五言诗,语言朴实、生动。
3.科技
(1)医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2)数学:《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3)科技: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重点梳理
【重点01】汉朝政治的特点
“汉承秦制”,汉朝基本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是,也有自己独特一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政治制度或者政治环境。
1.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4课 洋务运动 导学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
- 第4课 洋务运动(含答案析)-八年级历史上册尖子生同步培优题典(部编版).docx
- 第4课 洋务运动(学生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尖子生同步培优题典(部编版).docx
- 第4课 第1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讲义-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docx
- 第4课 第1框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随堂训练-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docx
- 第4课 第2框 我国的社会保障 随堂训练-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docx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高一历史新教材上学期同步练(原卷版).docx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高一历史新教材上学期同步练(含答案析).docx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选择题同步专练(统编版).docx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高一历史新教材要点识记.docx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备课无忧高一历史精美同步+精编教案(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第4课 黄河颂(原卷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阅读专项训练(部编版).docx
- 第4课 黄河颂(含答案析)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阅读专项训练(部编版).docx
- 第4课 洋务运动(含答案)-直通课堂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导学案(部编版).docx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练习-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练习-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1.docx
-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高一历史新教材(下)要点识记.docx
-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