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VIP

《书愤》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愤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意图,诵读全诗,读懂诗意。

2、鉴赏诗歌,理解“愤”的具体内涵,体悟诗人矢志报国的爱国豪情。

3、对比阅读,具体实践,提升迁移学习和理解分析能力。

?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诗人“愤”的“意”,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感。

2、教学难点:通过爱国诗歌的对比阅读,掌握分点回答诗歌鉴赏异同点能力。

?

教学课时:一课时

?

教学过程

背景导入

(一)爱国诗词导入

(二)作家简介

知人:陆游生平

——科举除名

——绝恋沈园

——载浮载沉

——临终示儿

(三)创作背景

论世:写作背景

62岁的诗人被黜,赋闲山阴家中已有五六年,正处于失意激愤之时。

(四)题解

“书”:

“愤”:

“书愤”;

二、探寻诗意

一读《书愤》??解字音、节奏、情感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情感愤慨

《书愤》的诵读特点:“愤”为诗眼,奠定了高亢、愤慨的感情基调。

?

三、深寻诗意

二读《书愤》??书何?愤何?

诗人在诗中书什么?()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2、诗人在诗中愤什么?()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四、明晰诗法,明晰诗情

《书愤》诗法(艺术手法)

?

《书愤》诗情

?

五、对比阅读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请同学们结合社会背景及作者的身世,分析两首诗歌的异同点。(角度答题)

六、拓展延伸?

病起书怀①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②。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①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作于成都。诗人在被免去参议官之后,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一病就是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此诗。②和銮:同“和鸾”。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

陆游的《书愤》和本诗尾联都化用了《出师表》的典故,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七、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金版》习题,加深对本文知识的巩固与理解。

2.扩展阅读陆游的《示儿》《关山月》等相关内容,分析陆游的爱国情感并写出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交流。

八、板书设计

书愤

陆游

中原之志

胜利之役

书:

未酬之情

立业之愿

报国无门

壮志未酬

愤;

年华空老

收复无望

九、课后积累

?列锦”又称“列词”。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

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列锦又称列词,最早大约见于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一书。由九个名词组合而成,渲染出一幅凄凉萧瑟的气象,表现诗人悲凉孤寂的心境。

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诗人把杨柳岸、晓风、残月艺术地排列在一起,表面上是写景,实际情寓其中,用美好的自然景物,反衬诗人的空虚寂寞之感。

用典。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引用典故。

诗:“塞上长城”、“出师一表”

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并且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

对比。所谓对比,就是把具有\t/item/%E5%AF%B9%E6%AF%94/_blank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t/item/%E5%AF%B9%E6%AF%94/_blank表现手法。

诗: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

文档评论(0)

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高中一线教学,可提供高中各个学科的授课资料,高考复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