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专练:二元思辨类含解析.docxVIP

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专练:二元思辨类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材料作文专练-------二元思辨类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法国哲学家萨特在他的剧本《禁闭》中,借男主人公之口表达了“他人即地狱”这一观点。他曾言,如果与他人的关系被扭曲,被破坏,那么他人就只能是地狱。为什么呢?因为就我们的自我认识而言,他人实际上在我们内心中是最重要的。不管我对自己说些什么,里面总加入了他人的评价,不管对自己感觉如何,里面也加入了他人的评价。而作者伍绮诗在《无声告白》中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坚守自我与满足他人期待是成长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对此你怎么看?在目前的高中阶段,请给你的同学写一封信,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上海到北京,坐飞机约3个小时,坐高铁约4个半小时。上海一所大学的医学生江夏,用9天时间,坐了80多趟公交车,途经1000多个公交站,走过18个城市,终于实现了从上海搭公交到北京的梦想。期间他遇到了不少困难,原计划6天的行程延长为9天。一路上他得到了许多陌生人的无私帮助,这也坚定了江夏做一名好医生的想法,并决定备考研究生,他说想做一个能发挥专长去帮助别人的人。

江夏的“别样进京”引发热议。不少人认为,这9天的“别样进京”旅途会成为学生本人难忘的记忆,从成长角度着,这段历程是一种有价值的人生体验。

作为高一的学生,你如何看待过程体验与成长的关系?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战国策》)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语言是叶子,行动才是果实。(阿拉伯谚语)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如何“言”,如何“行”,怎么处理好“言”与“行”的关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庄子》)

②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③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④一沙一天地,极微即无穷。人是世界的量器,世界也是人的容器。(《2023新年献词》)

以上关于“小大之辩”的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选择其中两句立意,体现彼此的某种关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1.例文:

忠于自我,兼听则明

亲爱的朋友:

你好!

成长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困惑:到底是该坚守自我,还是该满足他人期待?对此,我想和你谈谈我的看法。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在个人的人生之路中,“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是我们始终应坚守的精神;但正所谓当局者迷,当个人的主观认知出现偏差时,我们也需要借助他人的目光来审视自己,适时听取他人的评价,帮助自己进步。

“认识你自己”,据说是希腊德尔菲神庙上刻的三句箴言之一,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的哲学宣言。认清自己,才能找到人生的道路。孔子也曾言“吾日三省吾身”,通过不断的经历和反思,才能更加了解自己,才能确定自己想要追寻的方向。陶渊明正是在见识过钩心斗角的官场之后,才更加确定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于是毅然决定辞官归乡,踏松菊之径,赏白云飞鸟,逐自在清欢,实现了心灵的自由。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坚定自我,才能不断前行。嵇康深知自己对纷繁战乱和黑暗政治的厌倦,宁愿退隐山林与青松翠竹做伴,也不肯与司马氏集团为伍,他挥笔写就绝交书信,从容奏起广陵绝响,这是卓然独立的风流名士,更是高洁傲岸的自由灵魂。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在认清自我、坚定自我的同时,也要倾听他人的建议,更好地帮助自己成长。萨特在剧作《禁闭》中,借主角加尔森之口道出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本质——“他人即地狱”。作为人类群体的组成部分,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个人与他者构筑的社会之中,总会面对别人的评价。在这样的关系中,每个人既是主动的评审者,也是被别人目光约束的被审判者。他人的期待如旭日朝阳,能够催人进步,使人呈现出更加完美的姿态;他人的目光亦如一道道利剑,使人感到压力,促使人不断进步。正如唐太宗治国,常有群臣进谏,唐太宗深知自己并非全能,因此他能够以人为镜,虚心纳谏,明辨得失,最终成就“贞观之治”。

需要注意的是,面对他人的批评建议,我们也应理智对待,若只是一味盲从,则会丧失自我,无法明辨是非。只有让独立思想与外在评价产生碰撞,才能达到内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