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十章
分枝杆菌属、诺
卡菌属、放线菌属鉴定;本章内容;学习目标及重点;第一节分枝杆菌属;一、结核分枝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G+〔不易着色〕,细长略弯,分枝状,有荚膜,抗酸染色阳性。菌体外有荚膜;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最适pH6.5~6.8,在罗氏〔Lowenstein-Jensen,L-J〕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生长缓慢,14~18h分裂1次,在固体培养基上2~5w才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
典型菌落为粗糙型,外表枯燥呈颗粒状,不透明,乳白色或淡黄色,如菜把戏;结核菌菌落;一、结核分枝菌
3.生化反响
不发酵糖类,触酶试验阳性,耐热触酶试验阴性——加热68℃散失活性〔区别非结核菌〕
烟酸合成试验、硝酸盐复原试验、吡嗪酰胺试验均阳性,可与牛型结核分枝菌鉴别
4.抵抗力
对乙醇、湿热、紫外线、抗结核药物〔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敏感
对枯燥、酸〔3%HCl或6%H2SO4)或碱〔4%NaOH)、碱性染料〔孔雀绿、结晶紫〕、青霉素等抗生素等有抵抗力;5.变异性
〔1〕形态结构变异:
结核杆菌的L型:颗粒状〔Much颗粒——病灶中革兰阳性非抗酸性〕、丝状
〔2〕毒力变异:
卡介苗(BCG):Calmette和Guérin将牛型分枝杆菌经13年230次传代而获得的减毒菌株——活疫苗
〔3〕耐药性变异:
耐异烟肼及其他抗结核药物的结核菌株日益增多;一、结核分枝菌
〔二〕微生物检验
1.标本: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来采集不同的标本,最常用痰液标本〔干酪痰、血痰、粘液痰〕
2.标本前处理
目前有酸〔4%HCl〕处理和碱〔4%NaOH〕处理两种方法
3.检验程序;标本;一、结核分枝菌
4.形态学检查〔高压灭菌后进行〕
〔1〕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2〕浓缩集菌涂片检查法
〔3〕荧光染色:观察形态黄绿色、橙色荧光
〔4〕初步报告:检出抗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报告方式;一、结核分枝菌
5.别离培养
L-J斜面或平板:生长缓慢,一般检测到7天培养。涂片抗酸染色
快速培养系统:自动报告(Bact/ALERT?3D)
6.核酸检测:PCR法;一、结核分枝菌
(三)临床意义
1.致病物质:主要与菌体成份有关。
〔1〕脂质
;一、结核分枝菌
〔2〕蛋白质诱发超敏反响
〔3〕糖类??抗吞噬作用
2.所致疾病
〔1〕经多途径感染,引起全身各组织结核病,以肺结核最多见。
〔2〕类型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第一节分枝杆菌属;第一节分枝杆菌属;第一节分枝杆菌属;第一节分枝杆菌属;第一节分枝杆菌属;第一节分枝杆菌属;第一节分枝杆菌属;第一节分枝杆菌属;3.免疫性抗结核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
※抗结核免疫属带菌免疫或称传染性免疫
※感染、抗结核免疫与Ⅳ型超敏反响同时出现;一、结核分枝菌
4.结核菌素试验
〔1〕原理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以检测受试者对结核杆菌是否有细胞免疫及迟发型超敏反响的试验。
〔2〕结核菌素试剂〔PPD5单位〕
旧结核菌素〔oldtuberculin,OT)
纯蛋白衍化物(purifiedproteinderivative,PPD)
;〔3〕结果
48h-72h,根据注射部位是否出现红肿判断结果
<5mm为阴性
≥5mm为阳性
>15mm为强阳性;一、结核分枝菌
〔4〕结核菌素试验意义
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测定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
了解人群结核菌的自然感染率
作为婴幼儿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二、麻风分枝菌
1.生物学特性
1873年挪威学者ArmauerHansen从麻风患者皮肤结节中发现,又名Hansen杆菌,具抗酸性
细胞内寄生,有麻风杆菌寄生的细胞呈泡沫状,称为麻风细胞
体外人工培养尚未成功
犰狳是动物感染模型;麻风分枝菌;二、麻风分枝菌
2.所致疾病:
传播途径:主要是密切接触
麻风:侵害皮肤、粘膜和神经系统
临床分型:〔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菌检结果〕
瘤型麻风〔占20%~30%,传染性强〕
结核样型麻风〔占60%~70%,传染性弱〕
界线类综合症〔占5%,可转化为以上两型〕;3.防治原则:
早发现〔检验时,标本通常采用刮片〕,早隔离、早治疗。
治疗药物主要有砜类〔氨苯砜、苯丙砜、醋氨苯砜〕、利福平、氯苯吩嗪及丙硫异烟胺。;麻风“狮面”;三、非典型分枝菌
1.非典型分枝杆菌:除人型结核分枝杆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与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菌群,也称为非结核分枝杆菌
2.致病性:多存在于自然界,为条件致病菌
3.分类:根据菌落色素和生长速度分为4组
第Ⅰ组〔RunyonⅠ群〕:光产色菌
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