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2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
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据考古资料显示,我国已发现的从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的文化遗址达7000多处,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主要发源地外,还有许多散布在全国各地。这说明了()
A.中华文明的多源性 B.远古传说的神秘性
C.国家起源的复杂性 D.区域经济的差异性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中国)。根据材料中“文化遗址……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散布在全国各地”可知,我国的文化遗址遍布各地。由此可知中华文明有多个源头,这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起源的特征,A项正确;材料主旨为“中华文明多元起源”,而“远古传说”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排除B项;“区域经济”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两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没有体现国家起源的复杂性,排除C项。故选A项。
2.有学者研究认为,“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凸显了“户”的社会控制意义。自此,授田、征税、起役、社会等级的确定均以“户”为基础。该学者意在强调商鞅变法()
A.推动了移风易俗 B.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
C.顺应了时代潮流 D.完全废除了世卿世禄制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中国)。由材料可知,商鞅变法凸显了“户”的控制意义,社会管理等各方面均以“户”为基础,结合所学,这改变了商鞅变法之前宗法血缘关系在国家管理中的控制作用,体现了商鞅变法社会变革的意义,B项正确;材料突出体现的是商鞅变法后,“户”这一基本单位在国家管理中的作用,移风易俗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强调商鞅变法的意义,与时代潮流无关,排除C项;“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3.如图是战国和西汉时期农牧界线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图中农牧界线变迁反映出()
A.游牧文明的不断渗透 B.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C.抗击匈奴,开疆拓土 D.文景之治成效很显著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和西汉时期(中国)。图中战国到西汉时期农牧界线不断向北移动,这是由于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开疆拓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C项正确;农牧界线不断向北移动,表明农耕文明的不断拓展,排除A项;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开始于唐朝安史之乱后,排除B项;文景之治成效很显著与农牧界线变迁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九章算术》收录了246个数学问题的运算程序,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先民在生产劳动、丈量土地和测量容积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数学知识。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
A.服务于农业生产 B.注意观察与实验
C.已然领先于世界 D.系统总结先代成果
【答案】A
【解析】
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九章算术》中收录运算程序与我国先民生产劳动、丈量土地和测量容积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数学知识,体现了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特点,A项正确;古代科技属于传统科技,B项属于近代科技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九章算术》与世界其他地区科技成就的对比,无法得知其在国际上的地位,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九章算术》对先代成果的总结,排除D项。故选A项。
5.傅奕(555—639)认为,佛教僧徒“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于百姓无补,于国家有害”,主张废除佛教。这说明,傅奕反佛的出发点是()
A.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B.加强对民众的管理
C.佛教自身的欺骗性 D.维护封建政权稳定
【答案】D
【解析】
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隋唐(中国)。材料中“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于百姓无补,于国家有害”表明,傅奕认为佛教存在诸多弊端,从维护封建政权稳定出发,应加以废除,D项正确;“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说明傅奕认为佛教不利于国家财政收入,但是这只是其部分观点,A项片面解读材料,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佛教不利于国家对民众管理,排除B项;傅奕没有从佛教理论本身去阐释佛教的欺骗性,排除C项。故选D项。
6.至大元年(1308年),元武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以祭祀社稷的太牢之礼祭祀曲阜孔庙。元武宗在位期间,还曾令中书右丞博啰特穆尔以国字译《孝经》,并“命中书省刻板模印,诸王而下皆赐之”。这些做法()
A.具有双向性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河南省平许济洛高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河南省普高联考高三上学期测评(三)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河南省信阳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河南省豫东名校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湖北省部分高中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湖北省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湖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湖南省名校大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最近下载
-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练习题.doc VIP
-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新进展.pptx
- 2025“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聘200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聘200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培训课件-冠心病的诊疗.ppt VIP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二年级上册《1 假期有收获》课堂教学课件PPT公开课.pptx VIP
- 2025“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聘200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聘2000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聘(2000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康明斯KTA19-G2型柴油机.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