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统编版新教材).docxVIP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统编版新教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目标梳理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中央集权——宋代政治特征及影响。通过阅读教材,识记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通过研读教材及其他史料,探究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和影响。

(2)对抗交流——辽宋夏金的并立。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的关系;通过研读教材及其他史料,理解当时几个民族政权的关系是以和平交往为主流的。

(3)变法努力——王安石变法。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和结果;通过研读教材及其他史料,探究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重点:政治上通过分权与收权来加强专制集权;科举制的完善与文官体制的发展,形成“重文轻武”的局面;

2.难点: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知识梳理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背景: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2.措施:

(1)集权: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2)分权:

①中央: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又与“三衙”在调兵权与统兵权上进行分权。

②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

(3)抑制武将:制定了崇文抑武的方针。

3.影响:

(1)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2)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边防压力:

(1)宋辽关系:

①辽朝占领了燕云十六州。

②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

(2)宋与西夏关系:西夏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

2.财政危机:“岁币”和“岁赐”数目庞大;募兵“养兵”政策使军队不断扩编,军费直线上升;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也不断膨胀。

三、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辽和西夏威胁北宋的安全。

(2)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3)“岁币”“岁赐”和冗官、冗兵、冗费,造成的财政危机。

(4)“庆历新政”失败。

2.开始: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3.基本原则:加强国家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4.具体措施:

(1)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2)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5.影响:

(1)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政府收入。

(2)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

(3)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

(4)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四、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建立,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2.宋金议和: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

重点梳理

【重点01】北宋加强专制集权的特点

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这是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乱政的教训,它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分割权力,皇权高度集中

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效地镇压地方和农民阶级的反抗,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边疆战争中屡战屡败的重要原因

【重点02】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

王安石变法依靠地主阶级、以加强和巩固地主阶级统治为根本目的实行的一些改良措施,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制度不可能进行根本调整,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就得不到根本的缓和

重要原因

一是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阻挠和破坏;二是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文官体制

1.背景:宋朝初年,统治者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地方武将)、禁军将领(中央武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

2.内容:

(1)军事制度改革:“杯酒释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体制,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一般由文官担任;实行内重外轻方针;采取更戍法。

(2)文官政府的建立: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通过科举制度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文官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3)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

(4)儒家学者将儒学上升到理学并受到政府的重视。

3.评价:

(1)积极影响:北宋文官体制的建立是对历史教训加以总结的政治选择。有利于防止军人擅权和地方割据;有利于强化中央集

文档评论(0)

\¯秋。ツ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