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PAGE1/NUMPAGES1
第六单元提升练(解析)部编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提升练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惩山北之塞惩:苦于
B.且焉置土石置:放置
C.无陇断焉陇:同“垄”,高地
D.寒暑易节易:容易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贫贱威武诸候惧按辔徐行
B.筋骨行拂横于虐达于汉阴
C.毕力渤海困于心直通豫南
D.兵刃魁父天下熄聚室而谋
3.下面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从而揭露安史叛军的罪行。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表述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
C.颈联中“烽火”指战争;“抵万金”是说价值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难得,表述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D.尾联中“搔更短”“不胜管”以特写镜头将忧国、伤时思家之情浓缩在诗人苍老的形象中。
4.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春望所见,“破”字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深”字写出了荒无人迹的凄凉。这两句营造了荒凉凄惨的气氛,表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B.颔联运用拟人手法,移情于景,借花鸟表述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C.尾联刻画出诗人满头白发,愁苦不堪的形象,传神地表述出诗人内心难以派遣的感时伤怀,忧国思家之情。
D.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述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5.下列划线诗句都含有典故,请为各诗句选择合适的选项。
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②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③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④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A.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B.希望自己能被朝廷委以重任。
C.既暗示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
D.含蓄表述了对现实的不满及对美好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6.理解性默写填上空。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1)表现词人因景色迷人流连忘返的句子是“,”。
(2)描写鸟儿被惊动,抒写瞬间美的享受的句子是“,,”。
(3)古人写舟有不同的意义。“闲来垂钓碧溪上,”是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的行舟;“春潮带雨晚来急,”是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中的孤舟;“,”是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归舟。
7.名著阅读。
看起来,螳螂的这个精心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只开始时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把它当成凶猛的怪物了。蝗虫在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立刻就吓呆了,紧张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在没有弄清来者是谁之前,螳螂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这样一来,一向善于蹦来跳去的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来了。已经慌了神儿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儿忘到脑后去了。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想必它生怕自己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名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它居然如此恐慌,恐惧到让自己慌不择路、前去送死的地步。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
(1)本段选自《》,这部书的主题是“谱写的诗篇”。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
8.根据情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
除夕一早,小新见邻居王阿姨对着一副春联发呆,便热心地上前询问:“(1)。”
王阿姨说:“唉!我分不清上下联,怎么办呢”
小新看了看那副春联(如下图),指着它的末字,笑着解释道:“(2)。”
A.雨润桃花万户红B.风吹杨柳千家绿
二、阅读与理解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解析).docx
- 第七单元14.2 荷塘月色——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必修上册课时分层练(解析).docx
- 第七单元14.2《荷塘月色》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第七单元16.1《赤壁赋》检测卷()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第三单元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综合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第三单元8.3《琵琶行并序》同步检测题(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第三单元9.3《声声慢(寻寻觅觅)》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第三单元9.3《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1.docx
- 第三单元测试B卷提升练(解析)部编九年级上册(解析).docx
-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时同步练(部编)(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