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11.220
CCSB41
甘肃省地
DB62
方标准
DB62/T4517—2022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防控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eventionandcontrolmycoplasmasynoviaediseaseinchickens
2022-05-09发布
2022-06-01实施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62/T4517—2022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诊断与监测 1
5防控 3
6档案管理 4
II
DB62/T4517—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甘肃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碌曲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庄浪县畜牧兽医中心、通渭县马营镇畜牧兽医站、礼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定区畜牧兽医局巉口畜牧兽医站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庆彦、张辉、蒋志勇、董雨君、许映东、王会生、汪红玲、满子菊、陈增亮、韩金涛、于清磊、刘丰凯、刘蛟祖、杨耀。
本文件由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解释。
各单位或个人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鸡滑液囊支原体病防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组(地址:兰州市城关区红柳滩路41号附1,邮编:730046,
联系人:韩庆彦,E-mail:1285031658@,联系方式,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1
DB62/T4517—2022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防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诊断与监测、防控和种鸡该病的净化。
本文件适用于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3619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HJ/T81蓄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NY/T553禽支原体PCR检测方法
NY/T1167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
NY/T1952动物免疫接种技术规范
NY/T3075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5030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
NY/T5038无公害食品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mycoplasmasynoviaediseaseinchickens
由软膜体纲霉形体目霉形体科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synoviae,MS)引起鸡的一种以关节渗
出性滑液囊膜炎及腱鞘滑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
3.2
净化eradication
在种鸡场,通过持续不断的检测和监测鸡滑液囊支原体,及时准确发现感染病例,淘汰患病鸡只,最终达到清除该病原的过程。
4诊断与监测
4.1病原特性
2
DB62/T4517—2022
鸡滑液囊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革兰氏染色阴性,大小0.2μm~0.4μm,姬姆萨染色呈多形态的球形或球杆状。在pH6.9以下时不稳定,对39℃以上的温度敏感,-20℃可存活2年。在加入血清及辅酶I的培养基中3d~7d后形成隆起、圆形、略似花格状,直径1mm~3mm的菌落。
4.2流行特点
感染以雏鸡为主,发病以4周龄~16周龄常见,初期为急性经过,慢性感染或隐形感染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成年鸡偶见发病。病鸡、隐性带菌鸡、带菌种蛋为主要传染源。潜伏期7d~21d。本病既可经卵垂直传播致雏鸡可在7d内发病,也可经呼吸道水平传播,在同一鸡舍内传播较快,鸡舍间传播较慢。车辆、用具、人员等媒介物流动可造成远距离间接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寒冷、潮湿季节或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善时多见。病死率一般为5%~15%,严重者可高达75%。
4.3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消瘦,鸡冠苍白,产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62T 4455-2021马铃薯品种 天薯13号.docx
- DB62T 4456-2021小麦品种 甘春22号.docx
- DB62T 4457-2021小麦品种 甘春23号.docx
- DB62T 4458-2021小麦品种 甘春26号.docx
- DB62T 4459-2021小麦品种 甘春32号.docx
- DB62T 4460-2021小麦品种 张春23号.docx
- DB62T 4461-2021小麦品种 陇紫麦2号.docx
- DB62T 4462-2021小麦品种 兰天33号.docx
- DB62T 4463-2021小麦品种 兰天34号.docx
- DB62T 4464-2021小麦品种 兰天35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