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上课.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2)B图所示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产业升级面临诸多困境,原因有哪些?(4)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答案:自然条件: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侨乡受南岭阻隔,经济腹地小;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人才队伍与长三角相比均处于劣势。答案:产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阅读: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1.起步:2.发展优势:3.抓住两次机遇:3.抓住两次机遇: 1.起步:2.发展优势:“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①地理位置优越②著名的侨乡⑴在改革开放初期,东莞抓住香港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机遇,大量引进港资,发展“三来一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东莞完善了能源、通信、厂房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优化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恰逢台湾产业开始大规模向祖国大陆转移,东莞又一次抓住机遇,大量引进台资的电脑资讯产业项目,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根据下图所示的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比较各区域城市化推进动力的差异。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东北模式的城市化,其推进动力都是工业化。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温州模式的城市化是由于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带来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苏南模式是由于大城市经济向外扩散,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带动了郊区城市化;东北模式是随着资源的开发,国有大型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每种模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都有自己的特点。P79“活动”各区城市化推动力比较:四、问题与对策⑴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⑵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1、问题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②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城市竞争力下降。③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的现象普遍。(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快速的工业化,导致“三废”排放量大,而处理量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1)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2)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3)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4)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5)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问题对策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2、对策问题对策具体内容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当滞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积极努力,加强分工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①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②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查处私招滥雇,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加强规划管理与治理P78活动: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长三角发展的有利条件:1.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河流2.市场腹地3.基础雄厚4.交通条件5.科技力量雄厚1.比较长三角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差异。长江三角洲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完整(五个级别均有),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的城市等级体系。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二级城市中心,兼顾、辐射其他城市,是单核模型。珠江三角洲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相对单调,缺少规模巨大的“龙头”城市。以广州、深圳为区域中心,是双核模型(其实我国大部分省份都是,例如山东的济南和青岛,福建的厦门、福州等)。2.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主要是靠上海对外扩散而不断发展的。各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上海,这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有何影响?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上海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可为长三角周边地区创造巨大的商机;二是上海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

文档评论(0)

胡老师K12教育坊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业20余年,中学高级教师,擅长公开课PPT制作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