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981-2011高寒草原退化等级划分.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13.020

Z10/39

青海

DB63

省地方标准

DB63/T981—2011

高寒草原退化等级划分TheClassificationofDegradingGradesofAlpineSteppe

2011-03-21发布

2011-05-01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63/T981—2011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高寒草原草地退化分级原则 2

4高寒草原退化草地的等级类型与分级指标 2

5高寒草原退化等级评定方法 2

6判定结论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牧草产量测定 4

附录B(规范性附录)植物盖度的样方法目测或针刺法 5

附录C(规范性附录)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 6

参考文献 7

II

DB63/T981—2011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编写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果洛州草原站和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华坤、赵新全、马玉寿、徐世晓、董全民、赵亮、施建军、李以康、汪新川、牛建伟、来得珍、周彦艳。

1

DB63/T981—2011

高寒草原退化等级划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海省境内高原高寒草原退化的级别和指标,退化等级划分标准及其判定方法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海拔高度为3500m-4700m,降雨量为100mm-450mm的高寒草原退化等级划分及其综合治理。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高寒草原类草地

以寒冷旱生的多年生密丛禾草占优势,分布在海拔3500m-4700m之间,多发育于山间宽谷平原、滩地、冲洪积扇、山顶坡地、河流阶地等地貌单元,土壤以高山草甸草原土和固定风沙土为主,生草过程微弱,植被低矮稀疏,生物量较低,种群单一,优势种和次优势种以旱生、中生的禾草为主,如紫花针茅、扇穗茅、扁穗冰草、洽草、羊茅、沙生风毛菊、披碱草、冷蒿等的草地类型。

2.2

草地退化

在干旱、风沙、水蚀、盐碱、内涝、地下水位变化等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或过度放牧等不合理利用,或滥挖、滥割、樵采破坏草地植被,引起草地植被变得低矮、稀疏,种类减少,结构简单,草场质量变差,生产能力降低,甚至失去利用价值,草地生态环境恶化的演变过程。

2.3

指示植物

具有指示意义的标志某类草地植被类型出现的特征种植物或能够表现草地退化及退化程度的植物种类。

2.4

优势种

草地群落中作用最大的植物种即群落中其个体数量、覆盖度、生物量等均占优势,对其它种的生存有很大影响与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群落中优势地位最大的一个植物种为单优势种;群落中有两种以上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不相上下时,则该几种植物为共同优势种,简称共优种。对群落作用较小的称为亚优势种;作用更小的称为伴生种;偶尔出现的植物称为偶见种。

2

DB63/T981—2011

2.5

地上部产草量

在0.5m×0.5m的样方内,齐地面剪割草本植物及灌木植物当年嫩枝叶所获得的产量。包括牲畜可食牧草产量,不食草及对牲畜有毒有害草的产量。

3高寒草原草地退化分级原则

3.1草地退化分级是在同一类型高寒草原内进行。

3.2草地退化分级主要依据草群中优势植物和退化指示植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它们占草群总产量的百分比。

3.3地表状况作为草地退化分级的重要条件。

4高寒草原退化草地的等级类型与分级指标

高寒草原退化草地等级分为原生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四级,其分级标准定义为表1。

表1高寒草原退化等级标准

退化等级

植物群落

优势种

禾本科植物盖度

(%)

可食牧草生物量比例

(%)

土壤有机质含量

(2)(g/kg)

草场质量

原生未退化草地

禾本科牧草

30

70

15-35

质量优良,未退化

轻度退化草地

禾本科牧草+杂类草

20-30

50-70

20-40

质量中等,比原生植被下降1等

中度退化草地

杂类草

10-20

30-50

5-20

质量差,比轻度退化植被下降1等

重度退化草地(1)

毒杂草

10

30

9

质量很差,比中度退化植被下降1等

注1:(1)为沙化或潜在沙化草地。

注2:(2)有机质含量测算的表层土样深度为0cm~20cm。

5高寒草原退化等级评定方法

5.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