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170-2012老芒麦 青牧一号.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170—2012

老芒麦青牧一号

2012-12-04发布2013-01-01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1170—2012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同德牧场农牧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华坤、汪新川、赵新全、魁武、李健辉、高长江、刘振平、张海梅、张生莲、

李以康、姚步青、温军、董全民、徐世晓、赵亮、陈哲、吴国林、白玉善。

I

DB63/T1170—2012

老芒麦青牧一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老芒麦青牧一号的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及适宜种植地区,对经济性状、栽培技术

要点及生产能力作了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海拔2200米—4200米种植时使用,可作为各级种子和农业科研、教学、生产、农技

推广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繁殖、推广、检验、收购和销售时的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469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品种来源

1971年由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青海畜牧兽医科学院专业人员在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种植的

老芒麦种群中发现了优良变异植株,经系统选育,于2004年由全国牧草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品种登记

号:279)。

4特征特性

4.1观察地点

观察地点情况见附录A。

4.2植株性状

多年生草本,须根系,根长20.32厘米±4.10厘米左右;株型直立,株高132.56厘米±8.22厘

米,茎具4节—6节,下部节稍有膝曲;叶鞘无毛,常短于节间;叶舌长1.00毫米±0.22毫米,顶端平

截;叶片扁平,长25.36厘米±4.50厘米,宽8.55毫米±2.42毫米,无毛或上面有时疏生柔毛。

4.3穗部性状

穗状花序疏松下垂,长22.55厘米±3.21厘米;具34穗轴±2穗轴,细弱,常弯曲,棱边具小纤毛,

节间长8.20毫米±4.10毫米;穗轴各节常着生2枚—3枚小穗;小穗长12.56毫米±4.22毫米(芒除

外),几无柄,含4小花—6小花;颖狭披针形,具1脉—3脉,背部粗糙或具短刺毛,长5.00毫米±1.00

毫米,顶端尖或具长达5毫米的短芒;外稃披针形,背部粗糙或被短毛,具5脉,第一外稃长10.50毫

米±1.50毫米,顶端延伸一反曲芒,芒长18.20毫米±4.00毫米;内稃顶端钝尖,具2脊,脊上被纤

毛;花药长1.52毫米±0.30毫米。

1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