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PAGE1—
广西地方标准《红兰酒传统酿造工艺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广西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市监函〔2023〕2257号)文件精神,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河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贵港市市场监管认证审评中心、广西德胜红兰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广西地方标准《红兰酒传统酿造工艺规范》(立项编号2023-1207)2023年8月获得立项。
背景、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4月8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食品因其独特的制作技艺和营养风味,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当地特色食品并发展为地方特色产业。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住质量安全关,推进标准化、品牌化。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红兰酒,源自刘三姐故乡广西宜州市德胜镇,当地壮族人民每年三月三、四月八用红蓝草制作红色吉祥饭供奉祖先、馈赠亲友,后经历代酒师使用该红色饭进行酿酒,并整理出一套严格的红兰酒生产工艺,该酒以酒体天然红色、晶莹馥郁、香甜醇和而得名。据宋代大书法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黄庭坚诗词《宜州乙酉家乘》和《宜州县志》记载,红兰酒历史可追溯至宋朝,距今已有千年之久,制作工艺独特,全国独一无二。北宋黄忱将军平蛮得胜归来,曾用此酒犒赏三军;黄庭坚先生爱不释手;南宋张自明先生建“龙溪书院”用此酒祀黄庭坚先生;明代徐霞客先生对它情有独钟、流连忘返;清代两粤才子、岭南宗师郑献甫(又名郑小谷)一生不嗜酒,但却对德胜酒情有独钟,并曾作诗道:“人言德胜酒,色夺洞庭绿。”几经传承,明清以来,德胜一带出现50多家红兰酒作坊。民国年间,红兰酒曾远销京、津、港、穗及南洋群岛一带。其中以“黎义兴”和“邓隆昌”最为出名。
红兰酒作为广西壮族最具代表性的佳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本地已作为一种特产,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恢复民间的传统产品,国家于1958年拨款,建起了德胜红兰酒厂。红兰酒在1961年和1964年被评为广西名酒,并定为自治区的地方名酒和特产优质酒,1985年德胜红兰酒获广西优质食品奖。1993年11月红兰酒被宜州市认定为“宜州市市酒”。2014年,德胜红兰酒传统酿造技艺被列入广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红兰酒酿酒工艺特殊,选用优质糯米为主料,以壮族人民称之为仙草的红蓝草为原料酿造。红蓝草又名红兰草、红丝线、观音草等,拉丁名Peristrophebivalvis(Linn.)Merr,为爵床科、观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广西非常有民族特色的天然植物资源。但自2003年国家首次颁布药食同源食品名录以来,红蓝草一直未能纳入国家药食同源名录,也无相关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可依,红兰酒曾一度无法合法、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大多是民间和小作坊酿造生产,红兰酒生产企业面临着重大风险。为传承保护非物质遗产文化,对红蓝草植物性资源进行可持续性开发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当地企业通过投入科研经费,开展红蓝草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并在卫生部门进行了备案登记,红兰酒才得以延续生产。2023年2月1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发布广西食品安全地方标准DBS45/075-2022《红蓝草》,该标准自2023年5月1日实施,这为红兰酒产业发展壮大带来了新的重要的契机。
红兰酒承载着浓重的民族情感,是壮族最具特色的代表酒,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河池地区,以小作坊和民间生产居多。为了更好的挖掘、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食品红兰酒,推动红兰酒规范化生产和发展,提升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食品做大规模、做优产品、做强产业,急需制定《红兰传统酒酿造工艺》广西地方标准。通过本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一是有利于提升红兰酒的产品质量水平,推动红兰酒产业提质升级,促进这一广西极具民族特色的产品产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端消费品鉴定通用规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反馈表.doc
- 《玉米罐头质量通则》征求意见反馈表(征求意见稿).doc
- 1.《欧李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
- 2.广西地方标准《餐饮服务提供者制止餐饮浪费管理规范》编制说明.doc
- 2.广西地方标准《遗体火化间服务规范》编制说明.doc
- 2.广西地方标准《遗体洁身更衣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doc
- 2-《玉米罐头质量通则》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doc
- 3.广西地方标准《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指南》(征求意见表).doc
- 3.广西地方标准《遗体火化间服务规范》征求意见表.doc
- 3.广西地方标准《遗体洁身更衣服务规范》征求意见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