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昆虫与民俗文化
昆虫与民俗节日
蚂螂,即蝗虫,由于它大发生时蔽日遮天,顷刻间即食田禾遗尽,被古人认为是“神虫”,是天上的马上凡变成,故又有“天马”之名。
???????蚂螂节是贵州省盛宁县红岩一带布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初一至初三和十五举行,节期共4天。
???????据当地人的传说,这里的布依族人以前居住在湖北的蓟州、湖广一带,他们曾拥有稻田万顷。有一年发生了蝗灾,开始人们用锣鼓吓,蝗虫根本不怕,他们又用石头砸,虽然赶走了部分蝗虫,但稻谷也被打坏。后来,有人提议用稻草扎成草球,站在稻田两端用草球对打,遂将蝗虫赶走,使当年稻谷获得丰收。从此他们就在正月初一至初三和正月十五这四天的节日中象征性地用草球“逐赶蝗虫”,以为这样新年中蝗虫就不会成灾了。
???????在明初洪武年间,布依族的祖先随军征伐至黔,并在盛宁一带定居下来,打蚂螂的习俗也带入贵州。后来打蚂螂逐渐变成一种节日娱乐活动。现在每逢节日,年轻人会穿上节日盛装前来参加打蚂螂球比赛。
蜂炮节
???蜂炮是爆竹的一种,由上万支冲天炮连接制作而成,形式多样,它燃放时似黄蜂出巢,煞是热烈迅猛。蜂炮节是我国台湾盐水一带汉族人民的节日,每年正月十五举行。此节不仅与蜂相连,而且与蚊子相关。
???????盐水是台湾省急水溪畔最大的河港市镇,当地水域多,气温较高,是蚊虫、苍蝇孳生与繁殖的理想环境。当郑成功在台南登陆后,盐水镇日渐繁荣,但这里的人们还是年年遭受疟疾、瘟疫的肆虐,数十年间使人丧生无数,人们均以为是鬼怪作祟。有一年元宵节,乡民们请求镇上武庙的“关帝爷”出巡绕境,同时大放蜂窝般的烟花爆竹,以助声威,驱鬼逐邪。经过连续三天一闹,结果疟疾和瘟疫自此以后竟然绝迹了,由于当年燃放的爆竹主要是蜂炮,盐水人以后每年正月十五便用疯狂的蜂炮祭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蜂炮节。至今180多年来,一直保留着这一习俗。
昆虫与民俗风情
在众多的昆虫种类中,有一些种类被喻为向往美好和吉祥的象征,其中蜜蜂和蚕是典型的代表。因为蜜蜂可酿蜜、产蜂蜡,蚕能吐丝织茧,是人们发家致富的好帮手。唐代李商隐的著名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耐人寻味,常吟常新。因此,人们常将蜜蜂视为甜蜜和勤劳的化身,将蚕喻为无私的奉献者,并将两虫视为婚礼中的吉祥虫。如我国拉古族人有捕蜂制成蜂蜡烛的习俗,在举行婚礼时,一对新人一定要点燃两支蜂蜡烛,以喻示他们婚后生活充满光明、甜蜜与幸福。人们把蜂蜡烛视为自由、光明和美好的象征。我国的另一少数民族京族人在举行婚礼之日,要有一系列的“歌宴”来欢庆,据说其中最精彩的是“结义歌”,其中男女对唱段“我俩犹如蚕虫,共吃一张桑叶,共一簇草吐丝”(男);“我俩犹如蜜蜂,一在窝内一在窝外(女)”……,将象征婚姻的和和美美与甜甜蜜蜜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增加了婚礼的情趣与热闹。
人们经常看到,蝴蝶总是成双成对地飞舞在花丛、田野。画家与作家也常以此为创作素材,赞美人间的爱情美好。也难怪前梁简文帝就有“复此从凤蝶,双双花飞上;寄语相知者,同心终莫违”(《咏蚊蝶》)的诗句。在民间和许多民族宗教、习俗中,常视死去后灵魂终将化为蝴蝶。
我国古典名曲名作《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家喻户晓、名扬海外的佳作,是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所表现的纯洁、坚贞、凄婉、悲壮的爱情故事最终以两人化蝶双飞而成为千古绝唱。许多人在赞美与同情中,更为二人的亡魂双双化作蝴蝶飞向美好爱情的自由王国而深深祝福。
中国的食虫风俗
很早以前有人就注意到了昆虫的可食性及其文化意义。在我国古典书籍中记载着不少有关昆虫食品的内容。汉初的《尔雅》有人们吃土蜂或木蜂(幼虫或蛹)的早期记录。《礼记》有秦汉以前帝王贵族宴会用蝉和蜂作佳肴的记载。《吴书》上袁术在寿春,百姓饥饿,以桑棍、蝗虫为干饭记载了将蝗虫充作粮食。
以昆虫作为食品、菜肴,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有些还被列为御膳食品。自古以来我国各地各族人民就有以不同种类昆虫作为食品的风俗习惯。我国各地作为食品的昆虫约有上百种,豆天蛾幼虫与蛹、樟蚕、茶蚕、家蚕、柞蚕、蝗虫、蝉、马蜂蜜蜂等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被各地群众广泛食用。
云南基诺人喜食蚂蚁和屎克螂。湖南湘西一带喜欢吃炒、烤蜂巢。广东、广西多池塘等淡水水域,龙虱、田鳖等水生昆虫丰富易采,当地人们将龙虱、田鳖加工制成珍贵食品,并认为龙虱味道像火腿,田鳖味道似熟梨和香蕉。江苏、浙江一带是我国饲养桑蚕最发达的地区,蚕蛹极为丰富。当地人们除留下少量做种外,大量蚕蛹经蒸熟、腌制和爆炒,或制成蚕蛹酱食用。天津、北京两地,人们有喜吃油炸蝗虫的习惯;名曰油炸蚂蚱(注:当地称蝗虫为蚂蚱)。古代经常受蝗虫危害的蝗区人民,结合治蝗将捕到的蝗虫做为食品,经腌制、晒干或油炸后在集市上卖,名为蝗米、旱虾。农村儿童捉来蝗虫后,将其埋进烧饭的灶膛,利用熄火后的余灰炙烤片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湘质监统编资料(全套表格).pdf VIP
- 18项医疗核心制度(最新)重点.doc VIP
- 教育评价改革下的2025年职业教育评价体系重构及行业趋势展望.docx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8190.4-2023往复式内燃机 排放测量 第4部分:不同用途发动机的稳态和瞬态试验循环.pdf
- 14269数字影像设计与制作复习资料.docx VIP
- 2023预防电信网络诈骗PPT课件.pdf VIP
- 实施指南(2025)《GB_T34927-2017电动机软起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ptx VIP
- 高中励志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机械设计制造与及其自动化专业.pptx
- 学校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