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5.020
B65
备案号:50115-2016
青海省
地
DB63
方标准
DB63/T1496—2016
东部城市森林质量评价规范
2016-05-20发布
2016-06-01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63/T1496—2016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评价指标体系 3
5调查方法 4
6指标计算方法 5
7城市森林质量评价 7
8评价结果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参数统计表 12
附录B(规范性附录)数据源 13
附录C(资料性附录)主要乔木树种平均实验形数 41
附录D(规范性附录)关联系数计算方法 15
II
DB63/T1496—2016
前##言
本规范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规范由青海省林业厅归口管理。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宁市林科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王彬、王志涛、王得祥、李瀚、耿生莲、辛永清、刘芳。
1
DB63/T1496—2016
东部城市森林质量评价规范
1范围
本规范在林分尺度上规定了东部城市森林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东部城镇森林的质量评价,省内相同立地条件的城市森林质量评价宜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424-2010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LY/T1606-2003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LY/T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城市森林
城市市区及郊区内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由以树木为主体的、具有一定面积、密度、覆盖度与生态服务功能的植被及其所处的人文、自然环境所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
3.2
样地
林分内,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所设置的实测调查地块。
3.3
优势树种
林分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
3.4
林种
森林按照其经营目的或所发挥效益的不同而划分的分类单位,见GB/T26424-2010。
2
DB63/T1496—2016
3.5
植物物种丰富度
一个群落或生境中所含有的植物物种数。
3.6
树种结构
反映乔木林分的针阔叶树种组成。
3.7
群落层次结构
群落在空间中的垂直分化或成层现象。
3.8
林分蓄积量
林分中所有活立木材积的总和。
3.9
林分蓄积生长量
林分在一定期间内蓄积变化的量。
3.10
植物物种多样性
群落中植物物种的数目和每一物种的个体数,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评价,见LY/T1721-2008。3.11
群落的天然更新
通过天然下种或伐根萌芽、根系萌蘖、地下茎萌蘖等形成新林的过程,见LY/T1606-2003,更新能力通过林分中天然更新的幼苗幼树的数量来评价。
3.12
胸径
距树干根颈1.3m处的直径。
3.13
断面积
树干横截面的面积。森林资源调查中通常采用胸高处的断面积,简称胸高断面积,见GB/T26424-2010。
3
DB63/T1496—2016
3.14
林分平均胸径
反映林木粗度的基本指标。通常以林分平均断面积所对应的直径作为林分平均胸径,见GB/T26424-2010。
3.15
林分平均高
反映林木高度平均水平的测度指标。通常以接近林分平均直径的“平均木”的算术平均高作为林分平均高。
3.16
林分年龄
组成林分的树木的平均年龄。
3.17
郁闭度
林分中树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3.18
权重(W(k))
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3.19
层次分析法(AHP)
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3.20
灰色关联度(γ)
是灰色系统理论方法的一种,用于描述系统因素间关系密切程度的量,是对系统变化态势的一种度量。
4评价指标体系
东部城市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由森林群落结构、森林生产力、森林稳定性、森林对环境影响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组成,见表1。
4
DB63/T1496—2016
表1东部城市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准则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63T 1426-2015树莓苗木繁育与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63T 1434-2015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兴趣点数据分类与代码.docx
- DB63T 1434-2015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兴趣点数据分类与代码.pdf
- DB63T 1436-2015藏羊细管冷冻精液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63T 1436-2015藏羊细管冷冻精液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63T 1437-2015日光温室空心菜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63T 1437-2015日光温室空心菜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63T 1438-2015日光温室苦苣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63T 1438-2015日光温室苦苣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63T 1439-2015日光温室茼蒿栽培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