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化学碱烧伤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化学碱烧伤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化学碱烧伤概述

化学碱烧伤的病理生理

化学碱烧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化学碱烧伤的护理措施

化学碱烧伤的预防与控制

案例分享与讨论

化学碱烧伤概述

01

化学碱烧伤是指由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对人体皮肤、黏膜等组织造成的损伤。

定义

根据化学物质的性质和损伤程度,化学碱烧伤可分为强酸烧伤和强碱烧伤。

分类

强碱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导致皮肤黏膜组织坏死,形成水疱、溃疡和焦痂。

皮肤损伤

黏膜损伤

全身症状

强碱对呼吸道、消化道等黏膜组织也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引起黏膜水肿、出血和溃疡。

化学碱烧伤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

03

02

01

在生产、实验、生活中,不慎接触到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如实验室事故、化学品泄漏等。

不慎接触

如爆炸、火灾等意外事故中,可导致大量化学物质释放,造成大面积的化学碱烧伤。

意外事故

在某些情况下,有人故意将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泼洒到他人身上,造成伤害。

故意伤害

化学碱烧伤的病理生理

02

覆盖在皮肤最外层,具有保护、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功能。

表皮层

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末梢和结缔组织,为皮肤提供营养。

真皮层

储存脂肪,具有保温和缓冲作用。

皮下组织

感染期

坏死组织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可能导致局部感染。

急性期

化学碱与皮肤组织细胞结合,导致细胞死亡和组织坏死。

愈合期

坏死的皮肤组织逐渐脱落,新生组织逐渐形成,恢复皮肤功能。

化学碱烧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03

皮肤刺激

皮肤变色

水疱和溃疡

全身症状

01

02

03

04

化学碱接触皮肤后,可引起局部刺激症状,如红肿、疼痛、瘙痒等。

化学碱可使皮肤组织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导致皮肤变色,如发白、发黄、发黑等。

化学碱烧伤后,可形成水疱和溃疡,严重者可导致皮肤坏死。

化学碱烧伤后,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呼吸困难等。

有明确的化学碱接触史。

接触史

符合化学碱烧伤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临床表现

血液生化检查可见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

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组织坏死、炎症反应等病理改变。

组织病理学检查

化学碱烧伤的护理措施

04

立即将患者从化学碱烧伤现场撤离,并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

迅速脱离致伤源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给予吸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监测生命体征

清洁创面

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清除残留的化学物质,减少对皮肤的进一步损害。

1

2

3

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了解疼痛的性质、部位和持续时间。

疼痛评估

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药物治疗

采用冷敷、热敷、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

非药物治疗

化学碱烧伤的预防与控制

05

03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定期对危险品储存和使用场所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

01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确保员工了解化学碱的特性、危险性及正确的操作方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02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遵守相关规定。

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

01

在进行化学碱操作时,务必佩戴防护眼镜和合适的手套,以防止化学碱溅入眼睛或与皮肤接触。

穿着防酸碱工作服

02

穿着符合规范要求的防酸碱工作服,以减少身体暴露部位与化学碱的接触面积。

定期检查和维护个人防护用品

03

确保个人防护用品完好无损,定期进行更换或维修,以防破损或失效。

案例分享与讨论

06

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

患者基本信息

化学碱的种类、浓度、接触时间等。

烧伤原因及程度

烧伤部位、症状、急救措施等。

临床表现及治疗过程

护理措施

对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护理效果

团队协作

强调在护理过程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详细介绍在烧伤发生后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如清洗伤口、给药、观察病情等。

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如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

评价指标

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如统计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等。

评价方法

根据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得出评价结果,对护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估。

评价结果

THANKS.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