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鸟》中“魔女”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pdfVIP

《荆棘鸟》中“魔女”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年7月襄樊学院学报July,2006

第27卷第4期JournalofXiangfanUniversityVo127No4

《荆棘鸟》中“魔女”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傅莉莉

(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荆棘鸟》中有两个颇具反面特征的女性形象:玛丽·卡森和贾斯丁·奥尼尔,从澳大

利亚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女性主义角度出发,重新解读小说中的这两位“魔女”,指出二者的“魔

女”身份实际上是父权社会对女性追求自主和解放的压抑和报复,是对真正的女权战士的扭曲

和恐惧的表现。

关键词:女性主义;男权文化;魔女形象;天使形象

中图分类号:I611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854(2006)04-0079-04

()

澳大利亚女作家科琳·麦卡洛ColleenMcCullough的长篇小说《荆棘鸟》一经发表,其轰动和畅销程

度,可与《飘》媲美。它是一部传奇家世小说,记叙了克利阿里一家三代半个世纪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经历;

()

它也是一部微型史书,通过一个家族的悲欢离合再现了1915-1969年澳大利亚社会尤其是畜牧业的

发展和变化;它还是一部歌颂爱情的书,家族第二代麦琪与天主教神父拉尔夫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成为此

书的亮点和主线;它更是一部歌颂女人的书,书中的女性菲和麦琪不畏男权世俗,捍卫爱情,表现得比男人

更勇敢,坚定和有人情味,赢得了无数人的同情和赞许。

小说中还有两个女性,她们不幸地被菲和麦琪的光芒遮蔽了,并且作者也有意将她们安置在遭读者

“排斥”的劣势位置:一位是个老寡妇,阴冷和孤傲,纵有万贯家产并将之捐给教会,也改变不了是令人憎

恶的“老蜘蛛”和“魔鬼的后代”的形象;另一位是个让人看着不怎么舒服的,难以亲近的“小怪物”。前者

是麦琪的姑姑玛丽·卡森,后者是麦琪的女儿贾斯丁·奥尼尔,她们就像光耀镜子的背面,虽然灰色粗糙

但缺少她们,就无法清楚地看到相对真实的世界,也无法捕获让人难以直视的阳光。

()

在传统的主流文学即男权中心主义文学中,“理想的女性”服从于她的“身份”———是有生命的客

体,而绝不是有独立思想的主体,她们体面地顺从,被动地接受社会传统使命。被看作“永远长不大的孩

子”和社会中的“他者”。在这样的文学和现实世界里,女人“处于‘被限定的存在’中;她通过她的被动性

[1]()

布施了和平与和谐,只要她拒绝扮演这个角色,就会被视为‘祈祷的螳螂’和‘吃人的人妖’”P239,

()

即我们要讨论到的“魔女”形象。“被限定的存在”,指的是是按照“此者男性”为树立他自己而选择的

独特方式而被独特地界定的女性的生存状态。与“天使”般的好女人相对,魔女从不循规蹈矩地对待自己

的命运;与男权社会所定义的理想女性相去甚远,她们不服从这种被动的社会角色安排,她们有主见,服从

于自己的意念,如果说男权社会中的“理想女性”是有生命的客体,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