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二.docxVIP

湖南省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Arabic1

湖南省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二

一、选择题

1.小麓对初中三年学习的字词知识进行了归纳复习,下列归纳有误的一项是()

A.注意纠正因方言发音造成的误读,如:“镂(lóu)空”应读成“镂(lòu)空”,“骇(héi)人听闻”应读成“骇(hài)人听闻”。

B.注意纠正人名的误读,如:“郦(lí)道元”应读成“郦(1ì)道元”,“顾颉(jí)刚”应读成“顾颉(jié)刚”。

C.注意因音近或形似造成的误写,如:“跋涉”不能写成“拔涉”,“暄闹”不能写成“喧闹”。

D.注意成语字形的误写,如:“洗耳躬听”应写作“洗耳恭听”,“高潮叠起”应写作“高潮迭起”。

2.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三年前的秋天,满怀憧憬的你带着好奇走进校园。如今的你早已习惯校园生活的美轮美奂,线上学习的灵活便捷。不曾想,“当时只道是寻常”,而今就将要和这一切告别。也许,你现在就开始怀念课堂上的不耻下问、操场上的生龙活虎、课余时的左右逢源……这段镌刻着青春的时光,像是一首歌,将从前的瞬间变成永久的留恋,让人不忍说再见。朝阳一般的少年啊,请带着时光赋予你的自信与勇气,秉持理想,不忘师恩,乘着希望之翼,朝阳而生!

A.美轮美奂 B.不耻下问 C.生龙活虎 D.左右逢源

3.下面一段文字中,表述有语病的一句是()

同窗,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语!①学子们靠窗而坐,持卷共读,结下深厚的情谊。②祝允明和文徵明师从书法家李应祯,二人精研书法,互相切磋,共同进益;邓稼先和杨振宁同窗十余年,即使在残酷的战争和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彼此的理想。③从古至今,同窗之谊为学子们增强了前进的动力和精神的慰藉啊!④这就是同窗的真谛:我和你,如同这颗星和那颗星,彼此辉映,共同为这美丽的星空增彩。

A.① B.② C.③ D.④

4.“更重要的是老师具有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和方法,这样的能力本身就包含着无限的内涵”一句应该放在下面这段文字的何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才华横溢,满腹经纶,这是对老师拥有丰富多彩知识的描述。面对求知若渴的学子们,面对个性各异的少男少女,面对不同角度的问题,老师们拥有了五花八门的知识结构。①他们的知识是专业与旁通的完美结合。②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是对老师阐释知识的方法能力的概括。③老师不仅要有自己的“一桶水”,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④有人这样说,一个博学多才的老师不仅具有演说家的口才和艺术家的风采,让学生从语言到行动上都羡慕他、模仿他,而且还是一个不断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勇于进取、可持续获得知识的人。

A.① B.② C.③ D.④

二、诗歌鉴赏

5.小麓搜集了一些送别诗的相关信息并做出了一些推测,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类型

主题

表现手法

语言特点:

常用意象

送别诗

①抒写依依惜别之情意。②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③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④对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①托物寓情。②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③运用富含哲理的至理名言。④对比衬托。⑤虚实相生;或虚实结合。

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象分别后对方途中所当经见的特定环境或所当体验的离别的孤独与惆怅。

①写景之昏暗、寒冷、迷茫、凄清,表达凄婉感伤、悲伤痛苦、惆怅迷惘的感情。此类送别诗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缠绵悱恻,意境极为凄悲。②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清新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抒发无限眷恋、依依惜别的深情。

③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格调健康高雅。有开阔的诗境,爽朗的音调,体现高远的志趣和开阔的胸襟。

①送别地点:长亭、谢亭(又叫谢公亭)、灞陵、客舍、西楼、望江楼;南浦、歧路旁、津渡口、阳关、都门外。②时间:夕阳、日暮、月夜。③季节:秋。

④意象:酒、班马、晚风、古道、芳(春)草、弱柳、杨柳、杨花或柳絮、残笛、寒蝉、烟波、水、浮云、落花、落叶。

A.通过梳理可以推断,送别诗的感情风格有的伤感惆怅,有的积极乐观。

B.梳理信息可知,送别诗中有很多乐观积极、蕴含哲理的名句含蓄地表达了诗人高远的志趣和开阔的胸襟。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小麓通过整理发现李白的送别诗表意丰富,既有离愁别绪,也有对亲友家乡的思念,还有借别离进行政治抒怀、人生感慨。如:《送友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

D.梳理信息可知,好多送别诗寓情于景,表面上看犹如一幅幅秀美的风景画,但仔细一品味,便可以从中体验到一股深沉的惜别眷恋情愫。

三、情景默写

6.古诗文默写

临别之际,我们可以用李商隐《无题》中的“,”来赞

文档评论(0)

文式思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考试资料,一手资源,亲自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