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带答案[精选]共20篇汇总 .pdfVIP

江苏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带答案[精选]共20篇汇总 .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

一、阅读理解训练题

1.(2020常州)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常州:名士部落的千年文脉

叶舟阮清华

①在中国广袤的版图上,常州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她地理位置优越,人民富庶;她教育发

达,人文荟萃,是季子故里,齐梁旧地;儒风蔚然,学派林立。从泰伯奔吴、季札封邑

起,在绵延近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常州创造出了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征的地域文化。

②殷商末年,泰伯从中原带来了先进文化,江南的土著文化受到了来自中原文化的熏陶。

位于吴国中心区域的常州,成为吴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③南北朝时期,随着大量文人南迁,常州作为萧氏故里,成为南朝齐梁文化的发源地和中

心,也是受齐梁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地方。齐梁时期广博的学术风气及“颇采华词以饰经

说”的研究风格在常州后世的学术传统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④京杭大运河苏南段的开通,不仅使南北联系更加紧密,而且刺激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伴

随着城市的繁荣,隋、唐时期的常州吸引了大量的南迁文人,城市文化在吸收外来养分后

迅速成长,日益昌盛。

⑤宋代的杨时和苏轼使常州的文化快速趋向成熟。他们两人从不同道路出发,奠定了常州

学风相辅相成的两极。杨时退居常州十八年,聚徒讲学,阐述理学,这既是传授理学的十

八年,也是常州书院教育振兴的十八年。苏轼一生出入常州多达十一次,最后病逝于常

州。苏轼“出处穷达”,在朝为官不畏权贵,以国事为重;贬官到地方,也能造福一方,

为民请命。苏轼和杨时的文化精神奠定了常州文化最重要的根基,在家家重诗书、户户重

教育的基础上,使得常州的学术在日后迎来了全盛期。

⑥明代学者唐顺之的出现将常州文化精神固有的特点发扬光大。他与当时的文人社团东林

党产生紧密的学术联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形成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

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传统,绵延至清代的常州学派,形成了经世致用的学术高潮。

⑦常州学派兴起于清朝乾嘉盛世。在考证流行的时候,另辟蹊径,将经学研究与现实政治

相结合,为今文经学在清代学术界争得了重要的地位,使之成为足以与古文经学相抗衡的

常州学派,更成为清代学术界面对社会危机的应变之学和变革之学,为日后的改良与革命

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著名学者陆宝千说:“若从学术一面论,则后日常州学派震撼一

时,近代倡变法、走革命者,鲜不受熏。”

⑧常州学派的经世主张不只体现在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更强调社会责任感。常州学者并非

只是空泛地议论时政,而是更强调脚踏实地去改变现状。曾经有人说常州人性格中最大的

特点是“戆直”,大抵是迂愚而刚直之意,但常州人的迂直中实有一股正气在。当这种戆

直浸润了经世致用的意蕴时,更显得正气满满。明代高攀龙说常州人“危时守所学,乱亡

守孤城”,能在一片黑暗中闪耀出人性的崇高和伟大。

⑨回想常州千年文脉流动的历史,我们并不应该只是如“白头宫女说遗事”般缅怀过往,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在三百

年前的吟诵,在今天有着新的意义和内涵。

(摘自2019年12期《长三角观察》,有删改)

(1)文章的标题好在哪里?请简述理由。

(2)阅读全文,仿照示例,概括常州文化发展所经历的不同时期。

殷商发祥期→→隋唐成长期→宋朝成熟期→

(3)第⑧段画线句至少有两个词语必须重读,你认为是哪两个?请简述理由。

(4)依据文章,再补充阅读文天祥的诗《常州》及小序,概括常州文化精神的内涵。

序:常州,宋睢阳郡也。北兵愤其坚守,杀戮无遗种,死者皆忠义之鬼,哀哉!

山河千里在,烟火一家无。壮甚睢阳守,冤哉马邑屠。

苍天如可问,赤子果何辜?唇齿提封旧,抚膺三叹吁!

[注释]《常州》选自《历代诗人呤常州》。此诗为文天祥战败被俘,押送北上,路经常州

时所作。作者以唐代睢阳之战和汉初马邑被屠暗喻常州军民守城抗击元军之壮烈。

(5)下列选项中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包含描写、抒情、议论等。

B.第⑤段写苏轼与常州的紧密联系,主要是告诉读者苏轼对常州有深厚感情。

C.“经世致用”理解为:学问应用于治理国家、推动社会实践与变革。

D.末段提醒我们:不要只沉湎于常州文化辉煌的过去,而更应努力开创常州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636091513dfe9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