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师大附中基地班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2022年浙师大附中基地班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2022年浙师大附中基地班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小语同学写了一段阅读宣传导语,请帮忙完成。

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再也找不到故乡的家园,车水马龙的喧(xiāo)_______里已经没有了田野的清香,往日清澈的河流只存在子夕阳下孩童戏水的光影里……春夏之交,是浮______(zào)岁月里一段消闲的好时光,既适合漫步,也可作长途旅行。在闲_____(xiá)之余,走向自然líng______听一声鸟鸣,独坐乡居品读一本好书,我们就可以用心感受到更真实的生活。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喧(xiāo)????②líng听????③浮(zào)????④闲(xiá)

二、名句名篇默写

2.小文制作了一些古诗文主题书签,请你帮忙补充完整,填上合适的诗句和主题。

A.????B.???C.???D.

三、填空题

3.小语在阅读文言中发现,汉字中蕴含着古人深切的生活体验,把难以外化的心理状态,用一种物象的方式反映出来。如:“砌”来源子“切”,“切”的本义是贴着东西下刀,有贴切、紧挨的含义。砌墙也是将一块块砖紧挨在一起,不是紧挨的话,墙就很容易倒塌。小语以此类推:“妻”和“萋”“凄”同源,都有①之意,“妻子”是②的亲人,“萋”是③的状态,“凄”是④的感受。

四、选择题

4.小文抄写了一段有关写作的话,可是语序混乱,请你帮他理顺思路。合理的语序应该是(????)

①写作严格地讲,就是一次回返,不停地在记事方面推进自己,又是一个追忆回忆的过程,写作就是回忆。

②什么能使看不见的看见,使看见的镌刻进心里?

③文学就是沉淀出那些本质,所以它又是时间的艺术。

④这个回忆有时候是以回忆的形态来表现的,有时候是以向前的形态表现的。

⑤写作就是使看不见的看见,使遗忘的抵抗遗忘。

⑥但是它的本质的东西都是向后的,寻找原来的记忆。

A.③⑥①④②⑤ B.⑤②④⑥①③ C.①④②⑥③⑤ D.②⑤①④⑥③

五、名著阅读

5.小语经历几次考试失败后心情沮丧,请从你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推荐其阅读,并结合名著内容对其劝说。注意:需推荐一种阅读方法,使用一种说理方式,100字左右。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B.《简·爱》????C.《傅雷家书》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芒种送花神

田孟龙

①芒种送花神,是中国人绵延千年的岁时风雅。它与农历二月十二“百花生日”的迎花神相对应,一迎一送之间,积淀着中国先民钦敬自然的人文情怀。芒种正值农历五月间,此时百花调零、群芳摇落,民间在这一天举行仪式饯送花神,表达对花神赐美人间的感恩,期盼与花神明春再会。南朝崔灵思《三礼义宗》云:“五月芒种为节者,言时可以种有芒之谷,故以芒种为名。芒种节举行祭钱花神之会。”

②花神,是中国民间信仰统率群芳的百花之神。西汉刘安《淮南子·天文训》载:“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鸟、草木。”东汉学者高诱注云,女夷者,主春夏长养之神,世所谓花神也。

③花,是东方美学中灵动的意象。中国传统文化赋予花木以人性的特征,并为之择立诞辰。相传花神的生日在农历二月十二日,这便是遗落在历史长河里的传统节日——花朝节。《陶朱公书》记载:“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南宋诗人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亦称:“东京(开封)二月十二日回花朝。”有趣的是,曹雪芹把林黛玉的生日定在了二月十二日,《红楼梦》第六十二回里,探春和袭人谈论起姑娘们每个月里的生日,袭人说“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暗喻林黛玉也是百花之神。

④迎接花神,民间的民俗活动花样繁多,有种花、赏花、赏红等等。每逢花朝,文人雅士则相邀雅集,赏花之余,饮酒赋诗,高吟竟日。唐白居易有“春江花朝秋月夜”之句,李商隐有“不拣花朝与雪朝”之咏。清人蔡云《花朝》诗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花朝节的文化价值和风雅民俗意蕴近年得到挖掘,广州、武汉、杭州、南京、苏州等地络绎复办花朝节,举行花展、书展、诗会等系列文化活动,让深藏于典籍中的岁时风雅,穿越浩瀚时空重现浪漫。

⑤“便赋新诗留野客,更倾芳酒酹花神”(朱熹)。芒种时节,花神退位之际,人世间自有一番为花神饯行的仪式,表达对万紫千红的留恋和对芳华易逝的感叹,更为文人骚客、士林雅士提供了浪漫想象,演绎了富有诗意的节日雅俗。明代唐寅在《江南送春》中说:“夜与琴心争蜜烛,酒和香篆送花神。”《红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习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初高中各学科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