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诠释
1、蕴涵丰富的宇宙意识。
中国传统节日是与我们民族特有阴阳合历即夏历联系在一起的,这表现了国人崇尚“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自古至今,人们都强调春节作为一年开端的意义。汉代的《尚书大传》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春节是一个庆祝万物蓬生的节日。王安石在《元日》诗中说“爆竹声中一岁除”,人们在除夕午夜子时到来之际放鞭炮迎接新一年的开始,涵盖着天地混沌初开、宇宙起源的象征意义。
2、蕴涵丰富的感恩意识。
春节、清明节是有着祭祀严肃性的节日,古代皇帝也在春节举行祭天大典。报天地之恩,感祖宗之德的意识深深植根于国人的心中。在烟雨迷蒙、万象更新的清明时节,踏青扫墓,怀念先人,寄托了国人对生命的敬畏,对往昔的尊重,感激先人赐予生命,缅怀先人的道德风范,表达自己的寻根心理和归属意识,做一个有根的人,顺着先人的理想摸索着活下去的路。
3、蕴涵深厚的家庭温情。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表达了人们对亲人、对家庭的思念之情。中国历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农耕自然经济,形成了人们追求稳定的民族文化心理,塑造了中华民族热爱生活、企翼安定、向往祥和圆满的文化价值取向。这种美好愿望在传统节日文化中得到了强烈表现。如“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春节、重阳节体现着人们期盼亲人团聚、尊老爱幼的美好愿望。人们在节日里释放着平时聚集的精神疲劳和种种心理压力,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共同享受着亲情的美好,获得心灵上的慰籍和寄托。
4、蕴涵虔诚的祈禳意识。
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表达了人们对祥和、健康生活的追求。如清明时节农村家家户户折柳插于门框、窗上、梁上、床后等,《岁时记》云:“五代时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人们认为插柳能顺阳气,迎吉祥,避邪崇。端午时节正值农历五月,天气乍暖还寒,疫病流行,俗称“恶月”,《大戴礼》上说:“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也”。沐浴的目的在于清洁,以禳出毒气:人们喝雄黄酒,在门口悬艾叶,认为这样可以避邪和避蛇蝎诸毒。人们在春节插桃符,认为桃符可以制鬼,可以带来平安幸福。
5、蕴涵丰富的娱乐功能。
这种节日现象大致出现在隋唐时期,当时,传统节日已经普遍转化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佳节良辰,充满喜庆欢快的气氛,像元宵节“花市灯如昼”“东风夜放花千树,一夜鱼龙舞”的绚丽,清明节“长沙千人万人出”的热闹,端午节“大竞长江流”的激烈,重阳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风霜高洁,人们登高望远,赏菊赋诗,《离骚》云:“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都表现了大众积极参与传统节日庆典的生动场景。节日更多的成为一种情趣生活,一种闲适,人们在节日里尽情享受生命的美好,生活的快乐。
(二)、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意义
1、凝聚民族精神。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构成民族界限的,不是河流也不是山脉,而是跨越河流和山脉的传统文化”。节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无论你走到哪里,过自己民族的节日都会让你找到自己的“根”。有些国家的学校会给过自己民族节日的学生放假,这种尊重他民族文化的表现,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在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日益受到尊重的国际视野中,我们没有理由忽视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重要节日来临的那一刻,包含着无穷无尽的民族情感,应当站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并重建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格局中,彰显多元文化的民族性尤其显得重要。华夏传统节日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文化中积淀起来的,影响深远。全世界的华人因为欢度同一个传统节日而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牢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如春节人们通过祭天祭祖来增加文化认同感;清明节人们通过公祭黄帝陵来加强民
族团结,凝聚民族精神。尤其是面对当前“西节东渐”的滚滚洪流,重建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用传统节日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对于青少年一代的“树魂立根”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抓手。
2、弘扬民族文化。节日,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深深地浸透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中,熔化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血脉里。比如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就蕴涵着一种强大的精神和情感的力量,它的文化象征和文化功能是多方面的:一是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区分过去和未来;二是祭礼,缅怀祖宗之德,承继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企盼人生幸福;三是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责任;四是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宣泄感情之波,体味生活之乐。把春节的这些文化内涵挖掘出来,结合时代特点,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对于传承并弘扬我们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构建和谐社会。我们所要追求的“和谐”社会应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CAD:CAM(UG)教案新模板(课次4)2-3 压板的草图绘制.doc VIP
- 富士XA5说明书.pdf VIP
- 针灸学习题集全.pdf VIP
- 固相反应第一节引言第二节固相反应机理第三节固相反应动.ppt VIP
- 肇兴侗寨旅游地用地格局演变.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硼-10酸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docx
- GB_T13077—2024铝合金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pdf VIP
- 贝克休斯钻井堵漏材料及工艺.pdf VIP
- 红树林生态系统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技术指南.docx
- (高清版)DB1310∕T 286-2022 林木食叶害虫防治效果评价验收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