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考复习题语文归纳2021
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
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下
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语文中考复习题的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
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复习名著综合试题
1、根据诗句判断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①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
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
持宝杖甚峥嵘。()
②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
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
2、请结合你所读过的文学名著,完成下列句子。(3分)(2005年
无锡市)
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够了解社
会,懂得人生道理。从吴承恩《西游记》里孙悟空的身上,我们能学
到爱憎分明的品格;从老舍《①》里祥子的遭遇中,我们能了解到旧社
会的黑暗;从罗贯中《三国演义》里②的身上,我们能学到忠诚和智慧;
从笛福《鲁滨孙漂流记》里鲁滨孙的身上,我们能体会到③的精神。
3、与下列对联、涛文有关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
①②。
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
在,几度夕阳红。
4、根据诗句判断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①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
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
持宝杖甚峥嵘。()
②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
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
5、请从下面作品(《三国演义》《安徒生童话》《平凡的世界》)
中任选一部,写出其中一个主要人物,并简要介绍与之相关的一个情
节。(3分)(2005年陕西省课改区)
主要人物:(1分)
情节介绍:(2分)
6、名著知识填空。(2分)(2005年临沂市课改区)
①《威尼斯商人》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的喜剧,剧
中人物是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典型的吝啬鬼形象。
②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中的一个回目
其中花和尚指的是。
7、请你根据《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在下面横线上写
出相应的内容。
读(名称),我了解到(内容):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题:背诵与默写
一、中考考试目标:
1、正确默写必学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精彩语句;2、正确默写古代诗
词中脍炙人口的名句。
二、中考考试题型
古诗文默写题是中考语文的传统题型,它一直出现在全国各地的
中考语文试题中,且占有一定的比例。纵观2006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
文试题,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六种题型。
(一)直接型填充题
这是一种传统型的默写题。它要求考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
其形式为给出上句写下句,或给出下句写上句。
例⑴:(沈阳市)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例⑵:(2006年山东省临沂市课改实验区)怀旧空吟闻笛赋,。
例⑶:(河南省)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类试题的难度教小,只要会背会写即能作答,属记诵考查的最
底层次。答题时不得多写、少写、错写或颠倒顺序。上面三例答案依
次为:例(1):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例⑵:到乡翻似烂柯人例⑶:各领风
骚数百年
(二)理解型填充题
这题型一般都给出要求,考生须根据要求作答。考生不仅要熟悉
识记默写的内容,还要对课文有较好的感知能力,要在对原文内容理
解的基础上进行回答。
例⑴:(莱西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
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
例⑵:(福州市课改区)陆游《游山西村》中流传最广、于景物描写
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例⑶:(新疆乌鲁木齐)《过零丁洋》中“,”表明了文天祥舍
生取义的民族气节。
此类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2、3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1) .pdf
- 浙江省协作体2024(突破训练)02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pdf
- 2023中考必看作文600字 .pdf
- 单纯反复故事情节的欧洲民间故事 .pdf
-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 .pdf
- 重点名校高考语文备考--基本成语库(1—351)中最难背的成语113个(精校精品.pdf
- 2023年甘肃省张掖市中考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及点睛 .pdf
- 2023版新教材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Unit2单元主题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精品.pdf
- 2024、2024年北京高中录取分数线及对应区排名最全汇总,2024年参考精品.pdf
-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题)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