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暨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VIP

上海市长宁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暨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长宁区九年级第一学期

语文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默写

(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

(3)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汽笛声响起,轮船渐渐驶离码头。柔情江水恋恋不舍地送着远行的游子。这让离开故土的小新想起了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百草丰茂②.河汉清且浅③.千里共婵娟④.仍怜故乡水⑤.万里送行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茂、河汉、婵娟、怜”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22分)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洪武初,有御史言陶安①隐微之过者。太祖曰:“尔何由知之?”对曰:“闻之于道路。”太祖曰:“御史但取道路之言以毁誉人,此为尽职乎?植佳木者必去蟫蠹②,长良苗者必芟稂莠③,任正士者必绝邪人。凡邪人之事君,必先结以小信,而后逞其大诈。此人尝有所言,朕不疑而听之,故今日乃为此妄言。夫去小人当如扑火及其未盛而扑之则易为力④。不然,害滋大矣。”乃命中书省黜之。

(选自《典故纪闻》)

【注释】:①陶安:字主敬。洪武元年九月染病卒于官,帝亲为文以祭,追封姑孰郡公。②蟫蠹(yíndù):此处泛指蛀虫。③芟(shān):铲除。稂莠(lángyǒu):泛指有害于禾苗杂草。④为力:奏效。

2.【甲】文出自《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及其家穿井________(2)国人道之________(3)植佳木者必去蟫蠹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的画线句。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5.下列对【乙】文中画线句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夫/去小人当如扑火/及其未盛而扑之/则易为力

B.夫/去小人当如扑火及/其未盛而扑之/则易为力

C.夫/去小人当如扑火及其未盛/而扑之则易/为力

D.夫/去小人当如扑火/及其未盛而扑之则易/为力

6.听到传言后,【甲】文中“国人”与【乙】文中“御史”相似的做法是(1)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对于这种做法【甲】文作者借由“(2)_________,(3)_________”一句表明了态度。【乙】文中“太祖”则反思自身行为,认识到御史这样做也有君主的问题:(4)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7.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警示我们尽快远离奸佞之人。

B.【甲】【乙】两文都详细描写了传言产生的过程。

C.【甲】【乙】两文都分析了传言产生的根本原因。

D.【甲】【乙】两文都告诫我们不要轻易相信传闻。

【答案】2.吕氏春秋

3.①.等到②.讲述③.除去

4.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得到一个人使唤,不是在/从井中得到一个人。5.A

6.①.道听途说/信谣传谣/以讹传讹盲目听信②.求闻之若此③.不若无闻也④.之前对这个人所说的话直接听信。7.D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

【3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及:等到。

(2)句意为: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道:讲述。

(3)句意为:种植好的树木的人必然会法除害虫。去:除去。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本句重点词语:得一人之使:多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于:在。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

文档评论(0)

132****53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