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阅读感悟
这几天早读的最后10分钟,和学生们分享了赫尔曼·黑塞与阿尔贝·加缪的名言。
黑塞和加缪,都是大学时候念中文系时读过的作家了。为了讲这十几分钟,我特意把他们的几个中短篇再看了一遍。
黑塞是德国作家,诗人,被誉为“浪漫主义骑士”,加缪是法国作家、哲学家,“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
他们有一些相似之处,都才华卓著,都个性张扬,都反对战争与暴力,都关注个体精神状况。
当然,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黑塞是1946年,加缪是1957年。
连代表作都有几分相似,黑塞的是《荒原狼》,加缪的是《局外人》。
黑塞小时候很叛逆,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就是“问题少年”,也才华卓著,一度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而加缪像个浪子,长相帅气,风流倜傥,他那张穿着高领风衣,吊着香烟的照片,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加缪形象。
我读黑塞和加缪的作品不算多,如果要我用几句话概括下两者的特点,那就是:
人生是一首带着微笑的悲歌,或者是一场含着泪花的欢畅。
黑塞一生在对抗萧瑟与残破,加缪一生在对抗荒诞与虚无。
黑塞经历了一战,他的世界被炸成了碎片,他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的世界,他感到陌生而惶惑,他需要重建一个新的世界。
加缪主要经历了二战,人类再一次被重创,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在沦陷,尤其是人的心灵呈现空前的颓废与空虚。
无论是黑塞还是加缪,都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最“阳光”最“正能量”的作家,他们的一生都笼罩着灰色与暗沉。但绝不要以为他们就是颓丧、消极的。
相反,他们都在努力地对抗外部世界,让光亮照进内心,并奋起反抗,寻求突围之路,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而不是走向绝望与毁灭。
黑塞经常看心理医生,也有过轻生经历,但最终活了85岁。
而加缪的作品很多在关注人的心灵孤独,他说,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不幸地是,他遭遇车祸,只活了47岁。
?
素材运用
【2023年全国甲卷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素材运用
黑塞的小说《在轮下》有句名言:抓紧研习,以免丢落在车轮下。每个人都在步履匆匆,生怕被时代的车轮碾压,人很容易变得焦虑不安,成为时间的奴仆。这个时候别忘了,暂停你的脚步,驻足欣赏身边风景,让自己的心灵稍微沉静与从容。你不妨去亲切地评价路边的每一朵小花,评价每个小小的嬉戏瞬间,那么时间就不会绑架你,生活就不能损害你一丝一毫。(化用黑塞名言,转为自己的观点)
【2023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素材运用
今天这个时代,世界喧嚣热闹,我们被无数观点灌输,被各种焦虑侵袭,我们在逐渐失去自我,我们想“躲进小楼成一统”,可总被打扰被干预被裹挟。尤其年轻人,其实是需要自己的独立空间,容纳身心,哪怕是一个人孤独,也比在人群中寂寞好。正如德国诗人黑塞所说:上帝借由各种途径使人变得孤独,好让我们可以走向自己。
【2024届高三长沙市一中月考四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提到的“睡眠惯性”的现象,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不少见。有时候,惯性似乎不能被随意改变。但有些惯性如果一成不变,也可能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素材运用
加缪说:到头来,人什么都能习惯。我们习惯了黑暗,习惯了荒诞,习惯了不公,习惯了潜规则。甚至到头来,我们主动加入到制造黑暗、荒诞、不公、潜规则的行列。我们成了某些“习惯”的维系者与捍卫者。
金句名言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金山区第一学期期末诊断评估八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金山区第一学期期末诊断评估六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 2024届上海市各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汇编之说明文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腊八节起源及诗文.docx
-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常见的艺术手法及诗人创作风格.docx
-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选择性必修上中下三册名篇名句理解性默写专练.docx
-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句默写综合练习(4)(有答案 ).docx
-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既要“刷屏”,亦要阅读.docx
-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之材料作文“电子产品和网络能否毁掉一个年轻人”审题与辩词写作.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