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女性普法知识讲座.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位女性普法知识讲座

目录CONTENCT女性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婚姻家庭法律知识劳动法相关知识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法律知识女性自我保护法律知识

01女性权益保护法律知识

婚姻自主权财产权家庭暴力女性有权自主选择结婚对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女性在家庭中应享有平等的财产权,包括夫妻共同财产的分配和继承权。女性在家庭中遭受暴力、虐待或家庭成员的侵害时,有权寻求法律保护。女性在家庭中的权益

80%80%100%女性在职场中的权益女性应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待遇,不得因性别而受到歧视。女性在孕产期应享有特殊保护,包括产假、哺乳假等。女性在职场中应受到尊重,有权拒绝任何形式的性骚扰。平等就业权孕产期保护反性骚扰

政治参与权教育权健康保护女性在社会中的权益女性应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不得因性别而受到限制。女性有权获得全面的健康保护和医疗服务,包括生殖健康和性健康。女性应享有平等的政治参与权,包括选举和被选举权。

02婚姻家庭法律知识

婚姻法是规定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调整夫妻、父母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婚姻法定义婚姻法原则婚姻法意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维护家庭和睦、社会稳定,保障婚姻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030201婚姻法基础知识

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程序,协议离婚需到民政部门登记,诉讼离婚需到法院起诉。离婚程序感情破裂、虐待、遗弃家庭成员、重婚等可作为离婚理由。离婚条件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平分,同时考虑婚姻过错等因素。离婚财产分割离婚法律知识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抚养权的确定依据子女的最大利益。抚养权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包括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等。赡养义务合法的收养关系受法律保护,收养人应履行对被收养人的抚养、教育和保护义务。收养关系抚养权和赡养法律知识

03劳动法相关知识

劳动合同的签订01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的内容02劳动合同应当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内容。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03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可以通过协商一致变更合同内容;如需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通知对方并按照法定程序办理手续。劳动合同法律知识

工资待遇法律知识工资支付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工资标准劳动者的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且应当与岗位和工作内容相符合。福利待遇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并按照国家规定给予劳动者其他福利待遇。

休息休假劳动者享有国家规定的休息休假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加班用人单位需要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且加班时间不得超过法定限制。工作时间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法律知识

04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法律知识

性骚扰定义性骚扰是指在工作环境、学习场所、社会交往等场合中,通过言语、肢体接触、网络等方式对他人进行带有性意味的侵犯或干扰,使他人感到不适或不安的行为。性骚扰表现形式言语上的性骚扰、肢体接触上的性骚扰、网络上的性骚扰等。性骚扰的定义和表现形式理压力工作效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法律责任性骚扰的危害和影响性骚扰可能导致受害者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紧张,甚至产生冲突。受害者可能会因为性骚扰而分心,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受害者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羞耻等心理压力,影响心理健康。性骚扰行为可能触犯法律法规,导致法律责任。

提高意识明确界限及时制止建立支持系统如何预防和应对性骚强性教育,提高对性骚扰的认识和警惕性。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界限,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态度和底线。一旦发现性骚扰行为,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如向相关部门举报或寻求法律援助。寻找支持和帮助,如向亲友倾诉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05女性自我保护法律知识

了解并掌握应对危险情况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总结词保持冷静,尽量避免激怒犯罪分子,尽量记住犯罪分子的特征和逃逸方向,及时报警。遇到抢劫、偷窃等犯罪行为时的应对明确表达拒绝态度,保持冷静,采取措施留下证据,及时报警。遇到性骚扰时的应对及时寻求帮助,保护自身安全,保留证据,寻求法律援助。遇到家庭暴力时的应对遇到危险时的自我保护

总结词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的应对财产权益受到侵害时的应对人身权益受到侵害时的应对遇到侵权时的自我保护了解并掌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法和途径,提高维权意识。了解劳动法规定,保留相关证据,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保留相关证据,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或寻求法律援助。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