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相对性例外专题参考文献.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考文献:

A、连续出版物:

1、 王惠兵,幸黄华著.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例外[J].法学研究,2007,1。

2、 李永军.契约自由原则的基础看其在现代合同法上的地位[J].比较法研究,2002,1。

3、 王利明.论合同的相对性[J].中国法学,1996,4。

4、 谢瑾.从比较法角度看合同相对性原则[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

5、 佟强.侵害债权制度法律性质考察[J].现代法学,2005,2。

6、 张卓玉.债的相对性与不可侵犯性的冲突与平衡[J].产业与科技论坛,7。

2005,12。

7、 尹田.论涉他契约[J].法学研究.2001,1。

8、 姚秋英.论债的相对性的突破】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7。

9、 朱晓哲.债之相对性的突破一一以第三人侵害债权为中心[丁].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5。

10、 汪虹希.略论债权人代位权制度】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

B、专著:

1、 王泽鉴.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泽鉴.债法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 史尚宽.债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人学出版社,2000。

4、 徐继敏.合同法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5、 李政辉.合同法定解除原因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6、 陈静娴.合同法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7、 何柏生.数学精神与法律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 渠涛.民法理论与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9、 赵万一.民法的伦理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0、 刘星.法律是什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11、 [美]戈德雷.现代合同理论的哲学起源[M].张家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2、 徐国栋.认真对待民法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3、 程萍.财产所有权的保护与限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14、 [意]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15、 梁慧星.民商法论从第六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

16、 陈自强.民法讲义I契约之成立与生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17、 王泽鉴:民法债编总论第一册】M].台湾:三民书局出版社,1997。

18、 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19、 [美]罗伯特?D?考特、托马思?5?尤伦.法和经济学[M].张军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0、 [美]A.L.柯宾.柯宾论合同(一卷版)下册[M].王卫国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21、 [英]PS.阿第亚:《合同法概论》[M].程正康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

22、 何宝玉.英国合同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3、 沈达明.英国合同法导论[M].北京:对外贸易出版社,1993。

24、[美]威廉?M?伊凡(WilliamM.Evan).《法律社会学》[M].郑哲民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6。

25、 高鸿钧、马剑银.社会理论之法——解读与评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报社,2006。

26、 张长清.合同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7、 谢怀拭.外国民商法精要[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8、 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29、 梁慧星.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第二册)[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7。

30、 郑玉波.民法债编总论[M].台湾:三民书局,1996。

31、 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M].台北:三民书局,1996。

32、 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

33、 杨振山.中国民法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5。

34、 李锡鹤.民法哲学论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5、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一一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姬敬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后记

感谢论文指导教师在我撰写论文过程中对我耐心细致的指导。作为导师的刘士国教授对我的帮助贯穿论文写作始终,严谨细致的态度使我难忘。老师们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风格,反映了复旦的治学精神,此精神如同我在学校受的其它教育使我受益终生。

也感谢爱人朱晨给我的帮助。由于先于我完成硕士论文,她给我的建议直接而又具体,使我受益颇多。

文档评论(0)

ld15940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