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广东省肇庆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肇庆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封前注意保密

肇庆市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

本试题共6页,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及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7500年,面积5万多平方米,发掘出土了数十座房址和数百座墓葬以及丰富的陶器、石器、骨器、炭化稻和迄今年代最早的家猪。这可以

A.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考古实证B.断定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

C.说明水稻已成为重要粮食作物D.推断家畜饲养成为当时的主流

2.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全国27郡有盐官共36处,铁官在40郡中有48处。其分布范围在东北远至辽宁的盖县,西南至云南的安宁,西北达内蒙古的河套西北,南抵广州,东南到浙江的海盐。汉代的盐铁制度

A.满足了汉代政府的经费需求B.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C.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D.提供了物美价廉商品

3.《世说新语》载:“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又载:“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这反映了

A.统治者思想较包容B.魏晋名士放浪形骸

C.法律制度相对宽松D.儒家地位受到冲击

4.据统计,《教坊记》中唐代325首曲名中,天宝末年改名的“胡乐”占到了近1/3,如沙陀调“龟兹佛曲改为金华洞真”“苏莫剌耶改为玉京春”;金风调“苏莫遮改为感皇恩,婆伽儿改为流水芳菲”等。这一现象凸显了

A.外来文化是当时主流B.三教合一影响文化选择

C.唐代文化的兼容并包D.唐代音乐形式丰富多彩

5.景祐三年(1036年)政府改革茶法时,召集了一批茶叶商人前来商议,“三年正月戊子,命知枢密院事李谘、参知政事蔡齐、三司使程琳、御史中丞杜衍、知制诰丁度同议茶法”“仍令召商人至三司,访以利害”。这反映了

A.宋代社会结构的变化B.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C.商人社会地位的颠覆D.当时行政效率的低下

6.康熙年间,我国的手工业逐渐由家庭作坊发展为独立的工场,城镇商业日渐繁荣,吸引着大批农民弃农从工,清政府难以控制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赋税征收出现困难。至雍正即位,各省库项亏空动盈千万两,财政收入危机十分严重。这一现象

A.证明了“一条鞭法”弊端重重B.说明此时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揭露了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本质D.推动“摊丁入亩”政策的出台

7.表1所示为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旗汉比例统计。这反映了

表1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旗汉比例统计

比较项

旗人(包括满洲、蒙古、汉军)

汉人

合计

人数(人)

28

90

118

比例(%)

23.7

76.3

100

A.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B.中央权力不断下移

C.地方上重视洋务的推行D.新政改革成效显著

8.胡适建议用白话文来写作,并且成功地创造了非常清晰、有活力的文体,这种文体立即为自由而有前瞻性的人所接受。他建议学生避免用典、陈句和骈体;避免模仿古人;要以真意义、真内容、真感情来写作。胡适这一主张

A.完全否定了传统文化的价值B.目的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适应了思想解放的现实需要D.彻底摆脱了封建旧文学的束缚

9.图1是新四军政治部主办的综合性刊物《抗敌》创刊号,封面上有“民国二十八年二月十五日出版”字样。《抗敌》发行对象是全军干部,宗旨在于总结交流建军、作战等方面的经验教训。据此推断,该期刊

A.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B.可用于研究苏维埃政府建设

C.有利于对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