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校2024学年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pdf

校2024学年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2024学年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gC()CO11.1kJCO28.3kJC()

1、已知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放出热量,继续燃烧又放出热量。则能表示石墨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C(s)1/2O(g)CO(g)H11.1kJ·mol-1

.石墨+=;△=-

2

BC(s)1/2O(g)CO(g)H111kJ·mol-1

.石墨+=;△=-

2

CC(s)O(g)CO(g)H394kJ·mol-1

.石墨+=;△=-

22

DC(s)O(g)CO(g)H283kJ·mol-1

.石墨+=;△=-

22

2CH(g)+13O(g)=8CO(g)+10HO(l)△H=5800kJ/mol

2、对于:-的叙述错误的是

410222

A.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5800kJ/mol,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的△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

C.该式的含义为:25℃、101kPa下,2molCH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800kJ

4102

D.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800kJ/mol

B

3、核黄素又称维生素,可促进发育和细胞再生,有利于增进视力,减轻眼睛疲劳。核黄素分子的结构为:

有关核黄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有机高分子

B.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C.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有CO生成

2

4、已知:CHCHCHCHOH→CHCHCHCHO

3222322

利用下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相关数据如下:

密度/(g·cm-

物质沸点/℃水中溶解性

3)

正丁醇117.20.8109微溶

正丁醛75.70.8017微溶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酸化的NaCrO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

227

B.向获得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