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输血小板的护理
输血小板的概述
输血小板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输血小板的护理
输血小板的并发症及处理
输血小板的保存和运输
contents
目
录
输血小板的概述
01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它们负责止血和修复伤口。
血小板具有粘附、聚集、释放等生理功能,在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
血小板能够快速到达受损部位并发挥作用,帮助血液从液态转变为凝固态,从而止血。
止血
修复伤口
参与免疫反应
血小板释放出生长因子等化学物质,有助于受损血管和组织的修复。
血小板能够识别和清除受损或感染的细胞,参与免疫反应。
03
02
01
输血小板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02
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
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只有符合输血小板的适应症时才考虑输注,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严格掌握适应症
确保所输注的血小板与受血者血型相匹配,避免发生输血反应。
输注前仔细核对
血小板输注速度较慢,一般需要数小时,期间要密切观察受血者有无过敏反应或输血反应。
输注速度要慢
输注后要监测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以确保输注效果。
观察输注后的效果
对同种异体血小板存在过敏反应
如果患者既往曾对某一种血型或亚型的血小板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应禁忌该种血小板输注。
活动性出血倾向加重
如果患者有活动性出血,血小板输注虽然能够提升血小板计数,但可能加重出血倾向,应慎重考虑。
输血小板的护理
03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以确定是否需要输血以及输血的血型和数量。
评估患者情况
确保所输的血小板与患者的血型相匹配,以避免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
血型匹配
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输血的原因、过程和注意事项,以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心理护理
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热反应等输血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观察反应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情况,调整输注速度,确保输注安全有效。
调整输注速度
详细记录输注的时间、血型、数量、来源等信息,以备后续核对和查验。
记录信息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有关血液的知识,提高他们对血液安全的认知。
观察效果
观察患者输血后的病情变化,评估输血效果,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提供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护理指导,帮助他们克服输血带来的恐惧和焦虑。
输血小板的并发症及处理
04
输血后出现发热反应是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在输血后15分钟至2小时内发生。
发热反应的症状包括畏寒、寒战、体温升高,严重时可能导致高热。处理方法包括减缓输血速度、使用解热镇痛药、物理降温等。
详细描述
总结词
总结词
过敏反应是输血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在输血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发生。
详细描述
过敏反应的症状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处理方法包括立即停止输血、使用抗过敏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溶血反应是输血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在输血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发生。
总结词
溶血反应的症状包括寒战、高热、腰背酸痛、血红蛋白尿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和死亡。处理方法包括立即停止输血、使用抗过敏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详细描述
VS
除上述常见并发症外,输血血小板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详细描述
感染可能是由于输血过程中细菌污染或免疫抑制所致;出血可能是由于血小板数量不足或功能缺陷所致。处理方法因具体并发症而异,需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总结词
输血小板的保存和运输
05
血小板通常通过专用的血小板恒温箱进行运输,这种恒温箱可以保持温度和湿度,并且可以持续震荡,以保证血小板的质量。
运输方式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以确保血小板处于最佳的保存状态。同时,还需要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以减少对血小板质量的损害。
注意事项
质量检测
在输注前,需要对血小板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查、血型匹配、血小板计数和活性检测等。这些检测可以确保血小板的质量和安全性。
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血小板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保存条件、运输方式、检测方法等。同时,还需要定期对血小板进行抽检,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