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VIP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查

高一语文

本试卷共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内或者学校提供的机读卡上。每题选出答案后,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古诗文阅读(46分)

(一)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诗人由梦境转入现实。

(2)《师说》以“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作对比,得出“,__”的结论。

(3)赵瑕《江楼感怀》中“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写出了诗人登楼远眺时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也写出了相似的感受。

(4)旷达乐观的苏轼偶尔也会流露出伤感的情绪,《赤壁赋》中“,”两句就唱出了诗人心怀悠远,追求美好理想却又觉遥不可及的惆怅。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完成2~4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嵊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磨砺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验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借助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同“性”,天性

3.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C.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价值。

B.本文把深奥的道理寓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中,深入浅出,且设喻灵活多样,有正面设喻、反面设喻、反复设喻等。

C.文章在语言上长短句并用,对偶、排比兼行,匀称而错落有致,整齐而富于变化,文气流畅而不板滞。

D.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魏允贞,字懋忠,南乐人。

先是,居正既私其子,他辅臣吕调阳子兴周,张四维子泰徵、甲徵,申时行子用懋,皆相继得举。甲徵、用懋将廷对,允贞时为御史,上书请自今辅臣子弟中式,俟致政之后始许廷对。四维大愠,言:“臣待罪政府,无所不当闻。今因前人行私,而欲臣不预闻吏、兵二部事,非制也。”因为子白诬,且乞骸骨。时行亦疏辨。帝并慰留,而责允贞言过当。户部员外郎李三才奏允贞言是,并贬秩调外。允贞得许州判官。允贞虽谪,然自是辅臣居位,其子无复登第者。

二十一年,以右金都御史巡抚山西。允贞素刚果,清操绝俗。以所部地瘠民贫,力裁幕府岁供及州县冗费,以其银数万缮亭障,建烽埃,置器市马易粟。又奏免平阳岁额站银八万,以所省邮传美补之。雁门、平定军以逋屯粮窜徙,允贞奏除其租,诏令复业。汾州有两郡王宗人与军民杂处知州秩卑不能制奏改为府。自款市成,边政废。允贞视要害,筑边墙万有余丈。政声大着。帝亦数嘉其能,

先是,张忠以开矿至,后孙朝复至榷税,诛求百方,允贞每事裁抑。会忠杖死太平典史武三杰,朝使者逼杀建雄县丞李逢春,允贞疏暴其罪。朝怒,劾允贞抗命沮挠。帝留允贞疏不下,而下朝疏于部院。吏部尚书李戴、都御史温纯等力称允贞贤,请下允贞疏平议。帝并留中。山西军民数千恐允贞去,相率诣阙诉冤,两京言官亦连章论救。帝乃两置不问。

允贞父已九十余,允贞岁岁乞侍养,章二十上。廷议以敕使害民,非允贞不能

文档评论(0)

132****53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