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VIP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八年级语文

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古诗文默写。

①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②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⑤争渡,争渡,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⑥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⑦山水花鸟常成为文人墨客情感的寄托,心意的象征。国都沦陷时,杜甫在《春望》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借花鸟抒发悲痛之情。

【答案】①.征蓬出汉塞②.采菊东篱下③.谁家新燕啄春泥④.塞上燕脂凝夜紫⑤.惊起一滩鸥鹭⑥.折戟沉沙铁未销⑦.感时花溅泪⑧.恨别鸟惊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蓬、篱、燕、燕、凝、鸥、戟、销、溅”等字的正确书写。

2.阅读以下文字,按要求答题。

无锡是刺绣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无锡刺绣绣品卷幅较小,画面的主要内容是精细的文字和图案,故而又被称为“精微绣”。丰富多彩的图案和文字经过绣者精zhàn()的双面绣技法呈现在很小的画面中,____________的豆马寸人,细若蝇毫的文字皆是意趣无穷,令人爱不释手。

【甲】画绣结合是锡绣创新发展中坚持的悠久传统,更是无锡精微绣得以发扬光大的重要源泉。【乙】她不仅从民间服饰、器物、建筑的花纹中jí()取营养,更重要的是从专业的中国绘画中获得灵感,追求情调高雅、风貌秀丽、淡雅精致的绣品风格。【丙】历代锡绣传人都强调“绣工与画理相结合”的创作原理,【丁】通过分析画稿、布局构图、探寻丝理等手段,探寻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1)给加点字注音。

呈()现

(2)根据拼音写汉字。

精zhàn()jí()取

(3)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有声有色 B.内外兼修 C.形神兼备 D.花样百出

(4)结合语段,将“故分析无锡精微绣视觉元素的特征需从绣稿出发”一句放到最恰当处()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2.chéng

3.①.湛②.汲4.C5.D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呈现,chéngxiàn,显出;露出。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精湛,jīngzhàn,精深。

汲取,jíqǔ,意思是吸取、吸收。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有声有色::形容说话、写作或表演等生动、精彩。

B.内外兼修:通常指人的修养从内外两个层面所进行的全面提升。

C.形神兼备:指书法和雕塑绘画作品,不但有美妙的形态且有神韵。

D.花样百出:错乱的地方很多。一般指书籍的写作或印制不精。

“豆马寸人”是艺术作品,应用:形神兼备。

故选C。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充句子。

题目中给出的句子中的“故”是所以的意思,应是对前文的总结。丁处前文介绍是无锡精微历代锡绣传人都强调“绣工与画理相结合”的创作原理就体现了在视觉元素之中。“从绣稿出发”又引出丁处后句“分析画稿、布局构图、探寻丝理等手段”。故应放在丁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故选D。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小明去公园游玩,看到一幅典型的仲春图景,马上联想到“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B.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蓬州吹取三山去”中的“三”并非确指,泛指多数或多次。

D.小明在历史书上看到了“金字塔”图片,他说:“消息正文的结构就像金字塔结构,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该诗句描绘了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画,透露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消逝,暮春时节的景象,与选项内容“仲春”不相符;

C.“蓬舟吹取三山去”的句意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三山”指中国神话传说中海外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是确指,与选项内容“‘三’并非确指”不相符;

D.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的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

文档评论(0)

132****53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