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PAGE1/NUMPAGES1
统编语文必修上册4.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同步练习
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4.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同步练习
一、课文理解
1.指出下面文段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述效果。
柜台忙碌像团火
售货动作的迅速劲儿,接待顾客的热情劲儿,像一团火一样。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比喻,点明标题,指出他卖糖果的技艺和对顾客的热忱。
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
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
文章标题为“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文段是文章的第一个场景。“像一团火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售货员的动作与接待顾客的热情,比喻为一团火,既照应了文章的标题,又点明了主旨,写出了张秉贵卖糖果的技艺和对顾客的热忱。
故解析为:比喻,点明标题,指出他卖糖果的技艺和对顾客的热忱。
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
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中,此段文字体现张秉贵怎样的性格特点?
先卖给赶火车的顾客
老张立即征得前面顾客的同意,很快给他称完糖,又告诉他应该在哪儿坐车去火车站。
表现了老张关怀备至,耐心劝慰,急人所急、解人所难的品质。
欣赏文本的形象;新闻报刊、对话访谈类
此题考查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张秉贵,1918年出生于北京,11岁时到纺织厂当童工,17岁到北京一家杂货店当学徒。旧社会的苦难经历,让张秉贵不堪回首。新中国成立的50年代初,即将开业的北京百货大楼招聘营业员,尽管规定只招2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已经36岁的张秉贵因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被破格录取,当上“新中国第一店”的售货员。他从1955年11月到百货大楼站柜台,30多年的时间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没有跟顾客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他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所谓“一抓准”,就是指一把就能抓准分量;“一口清”则是非常神奇的算账速度。本题张秉贵把糖卖给赶火车的顾客,“老张立即征得前面顾客的同意,很快给他称完糖”,不仅提前卖糖给顾客,而且“又告诉他应该在哪儿坐车去火车站”,体现张秉贵关怀备至,耐心劝慰,急人所急、解人所难的品质。
故解析为:表现了老张关怀备至,耐心劝慰,急人所急、解人所难的品质。
此题考查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的议论,或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3.《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一文,以诗结尾有什么作用?
您那感人肺腑的事迹,使我心中仿佛升起了一团火……在您笑迎顾客的同时,我正坐上喜送公粮的大车!
结尾点题,首尾呼应,从其他人的信件可以看出张秉贵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激励大家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以诗结尾更具有文学性。
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述艺术;报告类
本题考查分析段落的作用。
这是一篇人物通讯,主人公张秉贵: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结尾是一位路过北京的青年农民,听到张秉贵的先进事迹后,在旅馆里给张秉贵写的一首充满激情的诗,“我心中仿佛升起了一团火”照应标题“心有一团火”,信件表述出对张秉贵的赞扬,体现了张秉贵的事迹广为传颂的事实,更体现他的精神影响范围之广。同时,以诗歌的形式结束,使这篇人物通讯更具有文学韵味。
故解析为:结尾点题,首尾呼应,从其他人的信件可以看出张秉贵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激励大家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以诗结尾更具有文学性。
本题考查分析段落的作用。具体考查把握结尾段的作用。文章结尾的作用有:①升华感情;②点明中心,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或含蓄的表明主旨(往往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⑤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4.张秉贵是全文的主体人物,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①业务水平高。他动作迅速,有着“一抓准”和“一口清”的过硬本领。
②服务热情周到。看到带孩子的顾客,他会帮着哄孩子;看到着急赶车的顾客,他会为其开“绿灯”,还不忘征求周围顾客的意见。
③耐心细致,为他人着想。有顾客心情不好,他会耐心询问,还会站在对方立场去开导。
④敬业爱岗。他从早到晚每一分钟都全力以赴,在柜台里眼、耳、口、手、脚、脑6部“机器”同时开动;下班后,有时却连上楼都要扶着墙。
⑤受人尊敬和爱戴。人们赞扬他,给他搬凳子,学生给他写信,青年农民为他写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质量检测卷(一)().docx
- 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卷(二)(+详细解析).docx
- 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6——古文阅读理解(+详细解析).docx
- 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特训卷(一)().docx
- 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质量检测卷(一)(+详细解析).docx
- 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中综合质量检测卷(一)(+详细解析).docx
-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 下册部编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拓展训练(一)( 解析).docx
-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拓展训练(二)().docx
-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仿真模拟卷(+详细解析).docx
-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检测卷(+详细解析).docx
-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20232024学年江苏地区期中真题汇编:现代文阅读().docx
-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20232024学年期中阶段测试卷(二)().docx
-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20232024学年期中阶段测试卷(一)().docx
-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阅读理解拓展卷().docx
-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现代文阅读典型例题和易错练习().docx
-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检测卷().docx
-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理解拓展卷().docx
-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理解特训卷().docx
-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能力提升卷().docx
-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现代文阅读重难点检测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