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粤剧服饰中的造型艺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粤剧服饰中的造型艺术

粤剧又称“广府大戏”,是广东地区主要戏曲种类,是最先冲出国门、流行最为广远的地方剧,在广西、澳门、香港最常见,而且十分流行。它既与传统的戏曲文化一脉相承,又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时至今日,粤剧仍能带给我们视觉享受,其中的服饰有着时代特征和地方特点,能让人们很快地融入戏剧情境中;但它又高于生活,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后更能典型表现人物形象,使得戏剧表演更为形象生动,久而久之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美感。

1传统粤剧服饰造型的形式美

在中国传统审美中,讲求以形传神,形神兼备。戏剧作为一种传统的舞台艺术,更是把这一美学原则展现得淋漓尽致。戏剧中人物的精神气质、心理活动都以鲜明的外部形象展现出来,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戏曲服装犹如其脸谱以及表演一样,都不是写实的,是远离生活的艺术品。它由生活化服装而来,根据人物形象、表演视觉效果加工提炼而成,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粤剧服饰的形式美体现在人物装扮的程序式上。粤剧有句行话:“宁穿破,不穿错。”生旦净末丑各有各的装扮和规范。早期服饰以模仿明代衣冠式样为主,后来因粤剧与京剧交流逐渐增多渐渐受京剧影响。在清末至20年代戏服以织锦、绣花为主,辅以胶片或铜托小镜点缀。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初珠片戏服大行其道。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观细致的绣花戏服成为戏行中的主流,一直延续到今天。传统粤剧服饰并不拘泥于哪个朝代,可分为甲、蟒、海清、官衣、开氅、帔风、衣等七类。

(1)甲。又称“靠”,据说源于清代将官之绵甲戎服,它不象古代盔甲那样以甲片为主,仅在前后心及肩部等处缀有金属饰片,从总体看,似是礼仪服装,装饰性强。

(2)蟒。穿蟒的多是戏曲中的帝王、将相、后妃、大臣等高贵身份人物,于礼宴、朝会、大典、理案等场合穿着,以示庄重严肃。式样是:齐肩、圆领、右衽、大襟、大袖、带水袖、袍长及足、腋下开至底襟、袖根下衬有与袍不同颜色的阔边,叫“插摆”,配有“玉带”。据《明史·舆服志》记载,皇帝穿的蟒是从明代宦官生活服装仿制的。蟒袍最早是皇帝的特赐品,后来舞台上仿制的蟒袍,同生活实际的不一样。蟒袍上刺绣着各种美丽的图案有团龙、散龙和大龙,龙的形状张牙舞爪,以示威武,有的龙在戏弄着火焰熊熊的红宝珠,有的龙在云朵和水纹中翻腾。粤剧的蟒,通常是全身大蟒形状,分上五色、下五色。粤剧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文武生驸马龙蟒,如《仕林祭塔》的许仕林、《打金枝》的附马爷,都穿龙蟒,红色底、绣彩绣金。

(3)海青。又称“斜领长衫”或“道袍”,如同京剧中的“褶子“,是生角的常用服。无论文人武将、平民百姓都可以穿着。一般来说,文小生的海青多用角隅纹花样装饰长袍左下方,右上方的料领绣花采用相似的花样,武小生或绿林英雄,通常用散花、团花图案相配;如果与箭衣搭配,就可供武生、武丑及武花脸行当穿着。

(4)官衣。又称“阅领”,是不分朝代的长袍官衣,胸前有正方形“补子”图案装饰。头带纱帽,丑角戴尖纱帽。高官袍绣圆领花纹,还绣袍脚水纹;普通知县官袍不绣花。

(5)开氅。又称海长,是文武官常服,一般无官职者不能穿。它的式样和海青相似,大斜襟、大领、氅长及足,但袖比海青大,肋下有摆、有缘饰,但腰不用玉带。纹样主要有狮、虎、豹、麒麟、仙鹤、飞燕、鹰,亦有团花、八宝等。现今的海长比海青多四柱花。色彩方面主要是红、黄、紫、绿、白及黑。近期粤剧中,亦有用于礼仪宴会等场合,当礼服用。

(6)帔风。粤剧女角已婚的穿帔风。它的式样有:对襟、直领、阔袖、带水袖、左右胯下开裾。富贵人家穿绣花帔风,用团花、团寿、枝子花、鹤、蝴蝶、鹿等纹样;穷家是素披风,色彩主要是红、黄、蓝、紫、粉红等色。包大头,耳旁左右下垂长线穗,身下为皱裙。

(7)衣。除了以上六大戏服外,其他戏场所有穿用衣服都属衣类。“衣”是式样最繁,所包括的种类也是最多的。上自皇家贵人,下至宦官、兵卒、奴役、堂倌、书僮、平民、和尚、道士等都可穿用这类服装。“衣”大致上有:宫衣、太监衣、快衣、箭衣、黑鬼衣、八卦衣、法衣、袈裟、马褂、茶衣、上下手衣、兵衣、旗装等。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衣。

①宫衣。在粤剧中花般是未婚花旦的戏服。京剧的未婚花旦通常穿女帔风,而粤剧女角穿帔风的,则被认为是已婚或青衣角色。如粤剧《西厢记》的崔莺莺穿宫装,上有绣花云肩,头上有华丽的耳环、绢花、彩风等饰物,腰下长裙。若是身份高贵的角色,宫衣全身绣花、绣金,云肩下垂网子穗或珠筒穗、玉石穗等装饰品。

②黑鬼衣。来自京剧的“打衣”,所以又称“京装”。如传统粤剧《芦花荡》的张飞,身穿黑鬼衣,头戴草帽,额前插“结子”。

③清代旗装。清代旗装是模仿清代宫廷生活的服装删繁就简,夸张美化女角头上戴一顶似扇形的冠,俗称“旗头”,上面有玉棒、耳环及绢花等装饰。

④太监衣。侍候皇帝、皇后左右的太监所穿,头戴太监帽。戏台太监又叫“龙套”。

⑤箭衣。又称“坐马”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