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积累: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明媚春日里的一个清晨,一袭清风从城市南端太白湖吹来,沿着宽阔的大路(径

直/径自)向北,仿佛整个济宁城都能嗅到它温存的暖意。湛蓝的天空下,太白

湖绿得那么(刺眼/耀眼),那么醉人。辽阔的水面一望无垠,碧波荡漾处,是

顽皮的游船拨弄了温宛的水姑娘一下,水面荡起的层层涟漪,似明眸善睐的水姑

娘飘散的缕缕秀发。远处水天一色,①,犹如满池碧荷上站出的

几簇莲朵。这里曲径通幽,水草丰美,②,树木葱茏。太白湖的

春天,可谓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明媚一望无垠(yín)

B.湛(dàn)蓝层层涟漪

C.温宛明眸(móu)善睐

D.几簇曲(qǔ)径通幽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径直刺眼B.径自耀眼C.径直耀眼D.径自刺眼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掩映几个渔村的绿树②荷香四溢

B.①掩映几个渔村的绿树②四溢荷香

C.①绿树掩映的几个渔村②四溢荷香

D.①绿树掩映的几个渔村②荷香四溢

4、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春天的太白湖,可以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B.太白湖的春天,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C.太白湖的春天,可以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D.春天的太白潮,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

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居,乃记之而去。

【乙】门北向,甃①石为路,路尽复为门,两垂柳夹之,婀娜可爱。有堂亦北向,

颜②曰“漱玉”。堂之后为池,白石为栏槛,水清碧可鉴毛发,下视石子纵横,

如樗蒲③,中多龟鱼。金鲫被水,大有径尺者,游泳萍藻间,见人殊不畏。池上

有杨柳合抱,长条下垂披拂,与萍藻相乱。荫可一亩许,炎景却避,凉风洒然,

游者徒倚不能去。池之东,循廊而南,为清皓之阁。级石而上,南山如画屏,萦

青缭碧,争效于栏楯之下。下俯清流,曲折而东……阁上或书唐人诗,一联云:

“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风景宛然。石磴北下,复长廊,廊西即大溪阁。跨

溪水登阁者不知水至是乃知之则阁如海市蜃楼矣。

(选自王士祯《游漪园记》,有删

改)

【注释】①甃:砌。②颜:门上的匾额。③樗蒲: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日光下澈澈:清澈

B.不可久居居:停留

C.水清碧可鉴毛发鉴:照视

D.荫可一亩许许:表示约数

6、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乃记之而去

A.何陋之有B.已而之细柳军C.属予作文以记之D.争效栏楯之下

7、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同为游记散文,甲文主要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乙文则主要采用定点观察的写

法。

B.两文都用水底的石和水中的鱼来衬托潭水或池水的清澈,动静结合,十分传神。

C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