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检测工艺规程.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1.主体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焊缝射线人员具备的资格、所用器材、检测工艺和验收标准等内容。

本规程依据JB/T4730-2005的要求编写。适用于板厚在2~30mm钢制压力容器、非承压铸造件及壁厚T≥2mm钢管对接焊接接头的X射线AB级检测技术。满足《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GB151的要求。检测工艺卡内容是本规程的补充,由Ⅱ级人员按本规程等要求编写,其参数规定的更具体。

铸件中缺陷种类混杂,分布弥散时难以应用点数计算,因此对铸件的底片评定不采用正文中所规定的点数法,选用ASTME446E186E280E192根据厚度进行评定。附录A。

引用标准、法规

ASTME186厚壁铸钢件射线检验标准底片

ASTME4462英寸以下铸钢件射线检验标准底片

ASTME689球墨铸铁件的射线检验标准底片

ASTME1734铸件射线成像检验方法

JIS0581铸钢件射线照相方法

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放护标准》

JB/T7902《线型象质计》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一般要求

3.1射线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考

核并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

3.1.1检测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校正视力≮1.0。评片人员还应辨别出400mm距离处

高0.5mm、间距0.5mm的一组印刷字母。

3.2辐射防护

射线防护应符合GB18871、GB16357的有关规定。

3.3胶片和增感屏

3.3.1胶片:在满足灵敏度要求的情况下,一般X射线选用T3或T2型胶片。

3.3.2增感屏:采用前屏为0.03mm、后屏为0.03~0.10mm的铅箔增感屏。.

3.3.3胶片和增感屏在透照过程中应始终紧密接触。

3.4象质计

3.4.1底片影像质量采用Fe线型像质计测定。其型号和规格应符合JB/T7902的规定。象质计型号一般按下表4选定。但对透照外径≤100mm钢管环缝时采用JB/T4730附录F的专用象质计。

3.4.2底片的象质计灵敏度选用

按透照厚度及不同的透照方法选择表1至表3中要求达到的象质丝号。

3.4.3透照厚度W:射线照射方向上材料的公称厚度。多层透照时,透照厚度为通过的各层材料公称厚度之和。焊缝两侧母材厚度不同时,以薄板计。

表1象质计灵敏度值-单壁透照、象质计置于源側(AB级)

公称厚度(T)范围、mm

应识别丝号

丝径(mm)

3.5~5

15

0.125

>5~7

14

0.16

>7~10

13

0.20

>10~15

12

0.25

>15~25

11

0.32

>25~32

10

0.40

表2象质计灵敏度值-双壁双影透照、象质计置于源側(AB级)

透照厚度(W)范围、mm

应识别丝号

丝径(mm)

3.0~4.5

15

0.125

>4.5~7

14

0.16

>7~11

13

0.20

>11~15

12

0.25

>15~22

11

0.32

>22~32

10

0.40

表3象质计灵敏度值-双壁单影或双壁双影透照、象质计置于胶片側(AB级)

透照厚度(W)范围、mm

应识别丝号

丝径(mm)

3.5~5.5

15

0.125

>5.5~11

14

0.16

>11~17

13

0.20

>17~26

12

0.25

>26~39

11

0.32

表4

象质计型号

10/16

6/12

1/7

透照厚度W(mm)

≤16

>16~80

>80~250

3.4.4象质计的使用

象质计一般应放在工件源侧表面焊接接头的一端(在被检区长度的1/4左右位置),金属丝应横跨焊缝,细丝置于外侧。当一张胶片上同时透照多条焊接接头时,象质计应放置在透照区最边缘焊缝处。

3.4.5透照外径≤100mm小径管焊缝时可选用通用线型象质计或JB/T4730附录F的专用象质计,金属丝应横跨焊缝放置。

3.4.6当射线源置于圆心位置对焊缝做周向曝光时,每隔90度放一个。若透照区为抽查或返修复照,则每张底片上应有象质计显示。若同时还透照纵焊缝,则纵缝透照区的远端也应有象质计显示。

3.4.7象质计置于胶片侧时,应在象质计上适当位置放置铅字“F”标记。

3.5散射线屏蔽

背部散射线及无用射线应采用常规方法屏蔽。为验证背部散射线的影响,在每个暗盒背向工件侧贴一个“B”铅字标记(高13mm厚度1.6mm)。若在底片的黑色背影上出现B的较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