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教学课件.pptxVIP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绵城市

汇报人:AA

2024-01-18

目录

contents

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实践

海绵城市运营管理机制探讨

海绵城市效益评估及挑战应对

总结与展望

01

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定义

海绵城市的概念起源于国外低影响开发(LID)理念,经过不断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了适应我国国情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技术体系。近年来,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发展历程

国内案例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通过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海绵设施,实现了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上海世博园通过采用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技术手段,构建了具有海绵功能的城市绿地系统。

国外案例

美国波特兰市通过实施绿色街道、雨水花园等LID措施,成功地将城市雨水径流控制在了较低水平;德国汉堡市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绿色屋顶等海绵设施,实现了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经济价值

海绵城市建设能够降低城市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同时促进雨水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生态意义

海绵城市建设有助于保护城市水生态环境,减少城市内涝、水体黑臭等问题,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社会效益

海绵城市建设有助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性。

02

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

生态优先原则

综合规划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

在城市规划中,应优先考虑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确保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城市发展需求,制定符合当地特色的海绵城市规划方案。

海绵城市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水系、绿地、道路、建筑等多个方面,实现城市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鼓励公众参与海绵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高规划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绿地布局规划

绿地功能设计

雨水花园设计

绿色廊道建设

01

02

03

04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生态安全格局,合理布局各类绿地,构建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

针对不同类型的绿地,设计相应的生态、景观和游憩功能,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

在绿地中设置雨水花园,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的作用,净化雨水并补充地下水。

在城市中建设绿色廊道,连接各类绿地和生态节点,提高城市生态连通性。

根据城市地形、气候和排水需求,选择合适的排水体制,如分流制或合流制。

排水体制选择

雨水收集与利用

排水管网设计

内涝防治策略

通过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城市绿化、道路清洗等用途。

优化排水管网布局和设计参数,提高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和效率。

制定内涝防治策略,通过建设雨水调蓄设施、提高地面渗透能力等措施,减少城市内涝风险。

推广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提高建筑的节能、节水和环保性能。

绿色建筑设计

在道路两侧和中央分隔带进行绿化设计,增加道路绿化覆盖率,提高道路景观效果。

道路绿化设计

在道路、广场等硬质地面采用透水铺装材料,提高地面的透水性能,减少地表径流。

透水铺装应用

在建筑和道路设计中考虑雨水收集与利用措施,如设置雨水收集池、雨水渗透设施等。

雨水收集与利用

03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实践

通过雨水收集设施(如雨水口、雨水管道等)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初步处理后储存于雨水收集池中。

雨水收集系统

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净化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后,可用于城市绿化、道路清洗、景观水体补充等非饮用用途。

雨水利用技术

采用具有良好透水性能的材料,如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使得雨水能够迅速渗透到地下,减少地表径流。

在透水铺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基层处理、排水设计、材料选用和施工工艺等方面,以确保透水效果和使用寿命。

施工技术

透水铺装材料

绿色屋顶

在建筑物屋顶上覆盖一层土壤和植物,通过植物的吸收和蒸腾作用,减少雨水径流,同时起到保温隔热、净化空气等效果。

墙体绿化技术

利用攀援植物或其他技术手段,在建筑物墙面上进行绿化,同样可以减少雨水径流,并提高建筑物的生态性能。

生态驳岸

采用天然植被或人工植被覆盖河道驳岸,增加驳岸的渗透性和生态功能,同时提高河道景观效果。

湿地修复技术

通过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利用湿地的自然净化功能处理城市污水和雨水径流,提高水环境质量。

04

海绵城市运营管理机制探讨

政策支持

政府应制定鼓励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以激发市场和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1

2

3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投资的格局,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投资主体多元化

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提高海绵城市建设

文档评论(0)

微传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唐山市微传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281MA0DTHX11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