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语文】《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VIP

【高中语文】《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课程名称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一、根据考纲,本节课着力提升的核心素养:

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掌握演讲词的写作特点。

【课前提问】

梳理文章的结构有几部分?哪些句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请分析其作用。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内容,深入体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形象的语言和厚重的文化。(重点)

2.通过体味主旨,在新形势下正确把握这篇演讲词的内涵,树立对无产阶级革命过程和意义的正确观点。(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解题

1.导入:我们知道,毛泽东是在有敌人追捕的危险情况下,坚持前往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主持革命工作,作为革命领袖,他承担起了为中国百姓谋幸福,为旧中国谋出路的责任。同为革命精神领袖,马克思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和革命形势,提出了怎样的观点,担当了怎样的责任,今天,就进入马克思的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讲演一文,感受他的时代担当。

2.解题

从题目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这是一篇演讲稿,演讲者为马克思,演讲场合是人民报创刊纪念会),看到这里有的同学会有疑问,马克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人民报又是一篇什么样的报纸,为什么会有纪念会,马克思又作了一篇什么样的演讲呢,有些什么特点?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疑问。

2.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

马克思,德国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然而拥有如此多头衔与荣誉的马克思,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各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相继失败,辗转于比利时、法国、德国之间宣传革命的马克思,受到了反动势力的的阻挠,被迫离开德国前往巴黎,后又被驱逐,流亡到伦敦。

1854年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支持的英国宪章派(宪章派工人运动)左翼代表厄琼斯创办了终捍卫工人阶级的利益和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报》,作为无产阶级宪章派纲领的宣传基地。1856年4月,流亡英国的马克思受邀出席《人民报》创刊四周年纪念会并第一个上台讲话,讲话的记录稿发表在4月19日的《人民报》上,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这篇演讲。

二、预习展示

2.预习展示

作为一篇优秀的演讲稿,肯定有它的行文思路与演讲层次,大家通过课前预习对课文进行了梳理,那么现在老师请两位同学来展示他们的预习成果。大家觉得他们预习得怎么样,对课文的结构分析如何?

明确:演讲思路:首先从1848年革命谈起,以此来对照反衬由它“宣布”预示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接着,马克思列举了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了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抗;最后,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高度阐述了这场社会革命的阶级力量,指出无产阶级是旧社会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执刑者。

3.整篇演讲要表达的中心意思: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二

阅读课文一二段(2分钟)梳理文章内容。

一、出示自学指导二(8分钟)

1.快速阅读课文,分析下面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

2.为什么说“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3.”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这种对抗”表现在哪些方面?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自学展示,精讲点拨二.

1.运用比喻,将当时1848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将来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对比,突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宏大。形象生动,吸引听众。“微不足道”与“汪洋大海”是规模的对比;“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与“粉碎”是力量的对比。“但是”话锋一转,指出“1848年革命”的意义是暴露了专制势力虽然根深蒂固(“无底深渊”),但是它们将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浪潮面前被“撞得粉碎”。

2.“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代表工业革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由这一生产方式产生了无产阶级;而“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代表,由他们发起的革命必将被无产阶级革命取代,所以说“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更危险”。

3.表现:①机器提高生产效率却带来工人的贫穷和劳动强度的提高;②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而大多数人更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ftxxy5089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个从事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