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pdfVIP

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

试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宣城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二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边塞是唐诗中习见的主题和题材,边塞诗当然会在诗中使用一些边塞

地名,包括当时的和过去的,中国的和外国的,汉族的和非汉族的。在这

方面,有一个值得加以探索的问题:在某些诗篇里所出现的地名,常常有

方位、距离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

高适《燕歌行》诗序云:“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

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考张公即张

守珪。据史,他曾多次大破契丹。诗篇就是以这些事实为基础进行创作

的。榆关即今河北省东部的山海关。碣石应当就是今河北省昌黎县东南的

碣石山。蓟北,指蓟州(今北京密云)以北。契丹故地在今内蒙古中部。

张守珪从范阳(今北京)出兵和契丹作战,取道碣石以出榆关,征人思

乡,则从蓟北回首,这都是符合当时情势的。在这篇诗中,和上述三个地

名发生矛盾的是大漠、瀚海和狼山。大漠和瀚海指今内蒙古中部到西部的

沙漠地带,它们位于契丹的西边,按照唐人从沿海进军的道路,是不可能

也不必要飞羽书于瀚海的。至于狼山,也就是狼居胥山,则更是远在今内

蒙古西部,与契丹全然无涉。由此可见,后举三个地名乃是用典而非写

实,即以汉人和匈奴作战暗喻张守珪和契丹作战。榆关、碣石等地名则是

一个现实的系统,而瀚海、狼山等地名则是一个比拟的系统。但四句连贯

而下,浑然一气,只有细加寻绎,才能使人感到在方位上有问题。

从文艺史实来看,作家们在其创作实践中,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的或社

会的生活真实,并不是十分罕见的事情。因而我们所能看到的,就不止于

唐代边塞诗中的地名有方位不合、距离过远这种现象。沈括《梦溪笔谈》

云: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有雪中芭蕉。此难与俗人论也。为了

要突出地表现袁安宁愿僵卧雪中挨饿,也不肯在大家都困难的时候去乞求

帮助,增加别人的负担这一主题,画家实写了雪景,也写了当地雪中所不

可能有的翠绿色的芭蕉,以象征主人公高洁的品格,显示出他在饥寒交迫

的环境中,也没有被困难压倒的精神。这样,就比只一般地去写出雪中萧

条寒冷的景象,更加有效地塑造袁安的形象和表现作品的主题。

在《红楼梦》里,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俞平伯认为“《红楼梦》所

记的事应在北京,却参杂了许多回忆想象的成分,所以有很多江南的风

光”。成为江南风光突出的表现的,是栊翠庵的红梅花。第四半九回的回

目是“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第五十回又写了薛宝琴等人作《咏红梅

花》的诗,并由宝玉去庵中向妙玉讨了一枝梅花。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同

意《红楼梦》中存在着这些“回忆想象的成分”的。他们有的举出许多书

证,考出“北方亦可植梅”,企图肯定这部小说在细节描写上的绝对真实

性。总的来说,俞先生所言,“此等处本作行文之点缀,无关大体,因实

写北方枯燥风土,未免杀尽风景”,这是对的。若单就这两回赏梅、咏梅

而言,则它是作家所乐于描写的众姊妹的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之前,

有海棠社、菊花诗、螃蟹咏;在这之后,又有桃花社、柳絮词。它们写的

是秋、冬、春三个不同的季节,在自然景象和人物心情方面都显示了各自

的特色。按照曹雪芹的美学观点看来,在大雪以后放晴的天气里,还有什

么花木比盛开的红梅更加鲜艳和吸引人呢?又还有什么安排比将雪中盛开

的红梅放置在那位外冷内热的妙玉的修行之处更富于象征性呢?它不但使

众人赏雪赏花的兴致受到鼓舞,他们的生活情趣和新加入姊妹们行列的薛

宝琴等三人的诗才得到表现,而且还进一步地暗示了妙玉和宝玉之间的微

妙关系。因此,即使红梅本非大观园中所能有,但在这两回书里,却成为

非有不可的事物了。

现在,我们应回到本题上来,研究一下出现在唐人边塞诗中的地理上

的矛盾现象。唐代诗人们之所以不顾地理形势和军事行动的实际,使其作

品中的地名出现互不关合的方位或过于辽远的距离的情况,很显然地是为

了更突出地表现边塞这个主题。由于汉、唐以来,中国和外国,汉族和非

汉族在相当长远的年代和非常广阔的区域里有过情况极其复杂,和战都很

频繁的接触,所以诗人们在反映当前事件的时候,就不能不联想到历史事

件,在反映某一边塞地区的时候,也往往会联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