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教考融合之《念奴娇赤壁怀古》(含解析).docxVIP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教考融合之《念奴娇赤壁怀古》(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

教考融合之《念奴娇·赤壁怀古》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①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②。万骑临江貔虎③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④,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②区宇,即寰(huán)宇,宇宙。③貔虎,貔和虎。亦泛指猛兽,词中比喻勇猛的军队。④曹瞒,指曹操,曹操小名阿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中“万骑临江”“千艘列炬”的战争场面,生动表现了年少的周郎“一鼓困曹瞒”“气吞区宇”的形象特点。

B.上片“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和《赤壁赋》中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都让人联想到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场景。

C.下片的“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几句,描写赤壁矶附近的山川形胜,表达了对赤壁之战遗迹的不尽追怀。

D.词人在末尾向道旁杨柳发问,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时代感伤,与“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写法相同。

2.这首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塑造了周瑜的英雄形象,但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①

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②四壁。横槊题诗③,登楼作赋④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⑤,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注】①此词作于南宋祥兴二年(1279)八月。时文天祥再次被囚,与同乡好友邓剡同被押北上。邓剡因病滞留金陵就医,作词赠别。②寒虫:深秋的蟋蟀。③横槊题诗:用曹操典故。④登楼作赋:用王粲典故。⑤龙沙:指北方沙漠。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题目“和友驿中言别”可知,本词是作者为和好友邓剡临别赠词《驿中言别》而作的和词。

B.开头两句选取辽阔的天地作为意象,将自己和友人喻为蓄势待发的蛟龙,豪气勃发,起势不凡。

C.上片后五句情感脉络分明:悲风流人物之易逝,惊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叹英雄虽继起但复国无望。

D.综观全词,作者之“愁”缘于抗元事业失败,身遭囚禁;朱颜易变,壮志难酬;此生归国无望。

4.请简要分析本词最后两句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最后两句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的不同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赤壁怀古

苏辙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崄①,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②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③,意突成功所未闻。

【注】①睑:同“险”,这里指地势险要。②觜(zuǐ)距:鸟类的嘴和爪,是争斗的工具。比喻战斗的武器。③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联以描写为主,三四联以议论为主,具体分析了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B.首联所写之事与《赤壁赋》“破荆州,下江陵”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基本相同。

C.第三句紧承上句士气如云的场景,写千艘战船横布长江,突显曹军雄壮气势。

D.“安知赤壁焚”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未闻”形成呼应。

6.请从内容、情感、作品风格、表达方式中任选三个角度简要分析本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不同。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郭纶

苏轼

纶本河西弓箭手,屡战有功,不赏。自黎州都监官满,贫不能归。今权嘉州监税。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

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

我当凭轼与寓目①,看君飞矢集蛮毡②。

【注】①寓目:犹过目,观看。②蛮毡:毡帐,借指来犯的贼寇。

7.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和艺术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笔“无人识”,笼罩全篇,写尽了郭纶的落魄。郭纶原是河西勇士,战功赫赫,现在却无人认识。次句用细节补充描述郭纶的不遇。

B.三句写今日的穷困潦倒,四句写当年英勇,一反一正,用对比写郭纶不仅不得志,而且连他辉煌的过往也无人知道。

C.第五句转入当日和郭纶聊天的场景,复述郭纶的愿望。“万骑先”用夸张的手法,说出郭纶雄心不减当年,仍然想立功边塞。

D.七八句是客套话,苏轼说:如果你出战,我当在一旁欣赏你英勇克敌。“飞矢集蛮毡”用写实的笔法写郭纶英勇克敌的场景,有形象、有动作,是动态的画面。

8.几百年后,编修《四库全书》的纪晓岚读到这首诗,淡然一笑,说:“写出英雄失路之感。”请结合本诗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简要分析苏轼是如何写英雄失路之状的。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霜天晓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