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精品教案.docVIP

《我看》精品教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9/NUMPAGES10

《我看》精品教案

教材解读:

穆旦是一位思想和艺术都达到相当高度的中国现代诗人。他一生坎坷,诗是他人生的火炬。《我看》这首诗是20岁的穆旦在昆明西南联大读书时所写。其中充沛的激情、博大的胸怀,是他青春时代的色彩。课文题目为“我看”——春天的傍晚,在瑰丽的大自然面前,诗人激情澎湃。前两节是“我所看”,后面三节是“我所思”。看什么?大自然的美。思什么?人生的意义。诗人的目光是充满激情的,捕捉到的意象大气而深远。

第一节写风,“揉过丰润的青草”“低首又低首”,诗人把常见的风景写得十分生动,饱含情感。第二节写天空,晚霞“沉醉了”大地,不说“染红了”,真是高明的表达。诗人不只用眼睛看,他还调动感官,用触觉、嗅觉在“看”。当他写风的时候自己已经化身为风,抚摸起伏的青草;他也是鸟,在天空静止,溶入;他也是云,让大地沉醉的流云。在大地和天空的壮丽广阔的背景下,诗人开始抒怀,也开始思索。年轻的诗人面对瑰丽的大自然,在春风晚霞中想到了什么呢?时间和生命——人的一生转瞬即逝,我们的欢乐忧伤,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相比,多么微不足道。第四节是向远古的哲人致敬,但是他们的咏叹再怎么伟大,在大自然面前仍然是一缕静流。最后一节,尽管人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渺小无比,我们还是要活出精彩。要如鸟、如云、如树,活得自由自在。最后三句达到高潮,点出主旨:“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与大自然拥抱在一起,欢笑与哀愁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也如同花朵一样开了又谢。年轻人往往为赋新诗强说愁,把个人的欢乐忧伤看得天大无比。20岁的诗人穆旦却已经发现,在大自然面前,人生的意义需要重新思考。激情与理性的融合,正是他的诗保持一生的底色。

有激情、有思考,有大胸怀、大境界,这正是课文传递出来的不朽的思想光芒。诗人把所看与所思结合起来,表达了对春天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更由此激发了对自由生命的追求和向往之意。这些对我们现在正处于青春时期的学子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学习课文时,要与作者幻化为一体,入境入情地诵读和感悟。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穆旦的生平和诗歌风格。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浸润其中的情感。

3.感受作者澎湃的激情和卓越的精神境界,从中受到热爱和追求生命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难点:1.领悟主要意象的内涵,感受诗人笔下生命的蓬勃和自在。

2.体会诗歌运用反复修辞手法的妙处和音韵和谐的韵律美。

教法与学法:

教法:1.诵读法:诗歌不厌百回读,在诵读中引导学生悉心揣摩诗歌内容和韵律美。

2.联想法:诗歌由“看”到“思”,画面鲜活而富有意义,学习时,我们要幻化为诗人本人,在他的文字的引导下,联想他当时的感受,从而真正理解诗意诗情。

学法:1.圈点勾画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圈点勾画中突显要点和疑难。

2.自主朗读、合作探究法:由个体的“读文——悟情”到集体的“意象——情感”这一学习途径,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他们在朗读、分析、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1.熟读诗歌,扫除文字和朗读障碍。

2.查阅作者资料,对穆旦的生平和诗风进行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探究新课

教学目标:

教学环节

教学策略

设计意图

教师随笔

一、导入课文,激趣引思。(约7分钟)

导入一:

在一年四季中,有两个季节是最富有诗意的,那便是春与秋,因此它们也成为了诗人笔端上的宠儿。关于秋的诗句我们学过不少,有毛泽东的“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有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不同的诗人带给我们的秋天是不同的。那么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一起走进穆旦的《我看》。

导入二:

著名散文家张晓风在文章中这样写到:“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春天在作家的笔下这样新鲜,这样性急,这样娇嫩,那么,诗人穆旦又是怎样关照春天的呢?

1.解题,介绍九叶诗派。(多媒体出示)

“我看”中的“我”,无疑指诗人穆旦,“看”即“看见”之意。

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等。

穆旦是四十年代“九叶派”诗人的一个代表,也是现代诗人中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