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应用语文教程(第二版)教案 1诗歌鉴赏.doc

高职应用语文教程(第二版)教案 1诗歌鉴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职应用语文教程》教案

授课内容

黍离

课时

2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理解“黍离之悲”的涵义和时代意义

2.《黍离》的艺术特色

1.掌握鉴赏诗歌基本方法,培养鉴赏诗歌基本能力。

1.正确认知语文积淀成的民族精神和智慧,培养热爱语文、认可并自觉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朗读、诵读古诗;

2.反复咏叹中品尝诗“味”,体把握诗重章叠句结构。

1.《黍离》的艺术特色和主旨作品深层意蕴。

2.认识经典历史价值、文学价值与民俗价值的统一。

教学环节

任务导入(5分钟)→讲授新知识(60分钟)→训练巩固、知识拓展、检验(15分钟)→课堂总结(5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

授课方式

讲授研讨练习

教学资源

教学大纲、教材、教案、教学PPT

教学过程

【任务导入】

经典咏流传四代人66年传唱《诗经》:这才是中国生命力最长的歌曲,或婉约,或雄壮,诗经的美不会随历史而消散!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文化的宝藏——《诗经.黍离》,倾听三千年前先民们的哲理吟唱。

【讲授新课】

一、写作背景

《诗经·王风》,“王”指王都,周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微,天子位同列国诸侯,其地产生的诗歌便称为“王风”。原本高高在上的周王室沦落到与诸侯平起平坐的地位,王室日趋衰微,因此,“王风”中多乱离之作!

据说,这首《黍离》是周人东迁后一位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已夷为平地,满目变种黍稷,不禁伤心落泪,吟唱成篇。

朱熹《诗经集传》卷二也曾这样记录过:“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故赋其所见之离离,与黍之苗,以兴行之靡靡,心之摇摇。”

二、学习课文:指导简单翻译诗歌

1.参照注释,解释重点词:

①彼:那个地方。黍: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称黍子,去皮后叫大黄米,性粘,供食用或酿酒。离离:庄家一行行排列整齐的样子。

②稷(jì):谷子,去皮后叫小米。一说指高粱。古代以稷为白谷之长,并奉为五谷之神。汉以后误以为粟为稷,唐以后又以黍为稷。“黍”、“稷”为互文,“离离”兼对两者形容,下同。

③行迈:复合词,即行走。行、迈都含步行意。靡靡(mǐ):犹“迟迟”,行步迟缓的样子。

④中心:心中。摇摇“愮(yáo)愮”之假借字,忧愁不安的样子。

⑤知我者:了解我的心情的;谓我何求:认为我久留不去,有什么寻求。

⑥苍天:青天。此:指造成这种伤心的局面。

⑦醉:指心中忧愁如醉酒一样难受而不能自持。

⑧噎(yē):咽喉堵塞而难于喘息。此处指心中忧闷如有物在喉梗住,透不过起来。形容忧思沉重,心里难受。

2.翻译诗歌

那黍稷之苗啊,一行一列生得多么整齐,我缓行其间啊,心中恍惚不安。了解我的人啊,说我心有哀愁,不了解我的人啊,问我何所寻求。浩渺无垠的苍天啊,是谁令我如此伤怀!

那黍稷之穗啊,一行一列生得多么整齐,我缓行其间啊,心中如酒醉般昏昏沉沉。了解我的人啊,说我心有哀愁,不了解我的人啊,问我何所寻求。浩渺无垠的苍天啊,是谁令我如此伤怀!

那黍稷之实啊,一行一列生得多么整齐,我缓行其间啊,心中难过,哽咽难言。了解我的人啊,说我心有哀愁,不了解我的人啊,问我何所寻求。浩渺无垠的苍天啊,是谁令我如此伤怀!

分析诗歌

全诗共三章,每章十句,三层意思:

一二句,描写诗人见到的黍稷场景,为下文做铺垫。

三四句,直写诗人的姿态和内心。

五至八句,转换视角,从他人的不同评价中道出诗人心忧的内心世界。最后两句,呼唤苍天,感叹自身。

三个层次,叙写清晰错落,情绪波澜起伏,低回无限。“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黍稷本无情意,但在诗人眼中,却是勾起无限愁思的引子,让人心旌神摇,充满怅惘。

如何把无限哀怨而又不能明言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呢。

在这首诗中,作者借助高超、巧妙的艺术手法。

四、诗歌的艺术特点

1.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

所谓重章叠句,是指章与章之间句式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是《诗经》惯用的表现手法。本诗以三章为基本的结构形式,三章共换六字,稷由“苗”而至“穗”再至“实”,不仅起到分章换韵的作用,而且通过稷的三种生长状态的变化,表达了随着时光的流逝,诗人心中由“摇摇”到“如醉”,再到“如噎”的越来越深的忧伤之情。运用重章叠句手法的作用,一是使抒发的情感在回旋中有递进,二是突出主题。

2.用叠字来抒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本诗大量运用叠字,使诗的节奏舒缓悠扬,非常适合表现深沉忧思的感情基调。如“靡靡”“摇摇”用叠字写出行迈迟缓的状况和心中的恍惚不宁,是人物外在征貌的形容,也是诗人心态的

文档评论(0)

balal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