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二胎背景下苏皖民间生育信仰研究.docVIP

放开二胎背景下苏皖民间生育信仰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放开二胎背景下苏皖民间生育信仰研究

摘要:生育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方面。在中国历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生育信仰一直是一个关键的文化现象。苏皖地区是南北文化的融合地区,其生育文化具有典型性和融合性。本文选取与“卵”和“瓜果”相关的民间习俗,进行背后的意义阐释,试图发掘开放二胎的政策背景下生育信仰的变化。

关键词:生育信仰;二胎政策;苏皖地区;卵;瓜

生育信仰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向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点。生育在古代社会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生育不仅满足人们“延续香火”的精神需求,还能满足家庭发展的经济需求,更能满足个人的情感需求。几乎可以认为,生育行为几乎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具有支柱性作用。

多子多福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美好愿望,人丁兴旺是家族繁荣的表现。但建国后因人口过多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上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在我国推行,大大缓解了人口压力。但近些年来,“人口红利”的优势渐渐消失,中国社会呈现出老龄化趋势。所以在2016年我国开放了二胎政策。在二胎政策开放的背景下,调查苏皖地区的生育信仰对政府决策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苏皖地区从字面上来说,主要是指江苏和安徽。但历史上,苏皖地区是指苏皖区,范围是西起宁芜,东至凇沪,南抵浙西,北连江淮,从今天的行政区划上,则包括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的部分地区。

苏皖地区是中国南北文化的过渡区和融合区,在其历史发展变迁过程中受到多方影响,因此,研究苏皖地区的生育信仰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意义。

一、民间习俗与生育文化

中国自古就有“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传说。由“女娲”肇始,我国多个地区形成了“女神”信仰。如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鲍姑”、苏皖地区流传的“送子娘娘”、“何仙姑”等。在对神灵敬仰的生育崇拜心理之下又衍生出许多民间习俗,如“拴娃娃”、“送红蛋”、“铺新床”、“送瓜求子”等。

(一)与“卵”相关的生育信仰

(1)送“红蛋”。在苏皖地区,新生儿出生后,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有送“红蛋”的习俗。若生男孩子则送九个红蛋,生女孩则送六个或八个“红蛋”。“红蛋”是由鸡蛋煮熟去皮后以染料染制而成。红蛋代表对主人家新生命诞生的祝贺。一般认为,男送单、女送双。但是五以下的数字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所以红蛋数量通常在六个到九个之间。

(2)“三朝”的“洗儿”习俗中的滚鸡蛋。孩子生下第三天为“三朝”,又叫“改案”,“三朝”当天要举行“洗儿”的仪式。三朝“洗儿”的风俗由来已久,《东京梦华录》卷五《育子》就有这样的记录,“至满月……大展洗儿会。亲宾盛集,煎香汤于盆中,下果子彩钱葱蒜等,用数丈彩绕之,名曰围盆。以钗子揽水,谓之搅盆。观者各撒钱于水中,谓之添盆。盆中枣子直立者,妇人争取食之,以为生男之征。浴儿毕,落胎发,遍谢坐客,抱牙儿入他人房,谓之移窝”。[1]在苏皖部分地区“洗儿”时还有滚鸡蛋的仪式。煮熟的鸡蛋从新生儿的头部滚下,遍及全身。有的主人家也会准备一盆喜蛋,然后把滚过新生儿的鸡蛋放到喜蛋里,来庆贺的妇女抢食,据说可多子多福。

鸡蛋在生育文化中有特别的意象,卵、蛋等是生命的表现形式。鸡蛋用在新生儿身上意味着生命的开始,用在妇女身上則是女性生育能力或者是多子的象征。“卵”作为生育信仰的历史由来已久。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的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象牙雕刻,其中有两幅关于鸟纹的图案。两幅图案形态不同,一幅两鸟相向,一幅两鸟相背。其具体的表意学术界仍有争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对鸟禽类的信仰从很久之前就开始了。

(二)与“瓜果”相关的生育信仰

(1)新人铺床。床是进行生育的重要场所,所以也被作为一种生育信仰被崇拜。在苏皖地区,新婚夫妇的床铺是由儿女双全的女性长辈铺,铺床时把枣子、花生、瓜子、桂圆放在床的四角,并念《铺床歌》:“蒿草青,稂草黄,我替新人来铺床。两头铺得高高的,中间铺个子孙塘。预祝今年生贵子,明朝定出状元郎”。[2]花生的寓意是男孩女孩换着生,瓜子、枣子意味“早生贵子”,桂圆也有“早生贵子”、“团团圆圆”之意,这一系列瓜果取其谐音,表达了希望可以早日可以“延续香火”的殷切盼望。

(2)送瓜求子。送瓜求子是另一种求子民俗。皖南地区这种习俗流传甚广。《清稗类钞迷信类食瓜求子》中有相关记录,“中秋夕,徽州有送瓜之俗,凡娶妇而数年不育者,则亲友必有送瓜之举。先数日,于菜园中窃冬瓜一个,须不使园主知,以彩色绘人之面目,衣服裹其上,举年长者抱之,鸣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长者置冬瓜于床,以被覆之,口中念‘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受瓜者设盛筵款之,若喜事然。妇得瓜,即剖食之。”[3]安徽歙县流传有偷瓜送子诗,“送子中秋纪美谈,瓜丁芋子总宜男,无辜最借红绫被,带水拖泥那可堪”[4]。大意是闹婚房的人恶作剧,将南瓜甚至是山芋和水带泥的放到新人的红绫被中。徐州丰沛二县现在还流行在新婚之夜把地瓜放在新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