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蹄3号荸荠栽培技术规程》(送审稿)编制说明.pdf

《桂蹄3号荸荠栽培技术规程》(送审稿)编制说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西地方标准《桂蹄号荸荠栽培技术规程》(送审

3

稿)编制说明

一、项目来源

根据2022年1月7日广西农业种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文件“关于征集2022年广西种植业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

目的函”(桂市监函〔2022〕1903号),我单位拟申报《桂

蹄3号荸荠栽培技术规程》。本标准由广西农业农村厅提出,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物技术研究所、八步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负

责起草。

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

荸荠国外报道罕见,在本世纪初,美国华人在设施种植

有简单报道,其他国家未有种植。国内其他单位荸荠品种选

育报道不多,尤其是大规模种植的甚少,栽培技术方面按照

传统的传统方法种植,桂蹄3号的产量和品种优势没有表现

出来,未达到较好的效益。

因此,为更好地推动荸荠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兴

旺、乡村振兴,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及八步区农

业科学研究所申请制定《桂蹄3号荸荠栽培技术规程》,将

该项技术标准化、规范化,更具操作性,以达到提高桂蹄3

号的产量和品质,对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广西特色农业,为

广西荸荠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项目编制过程

(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

1

2019年1月,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制定了标准编写

方案,明确任务职责,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研制工

作,具体标准编制工作由广西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了

以江文为组长,高美萍、黄诚梅、蒋慧萍、何青石、胡一凤、

赖松新、陈丽娟、蔡炳华、方彦蓉等组成标准起草小组,及

时布置制定工作方案,进行小组分工及起草工作时间安排,

全面启动该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

(二)收集整理文献资料

标准编制工作组收集了国内有关荸荠栽培技术的相关

技术文献资料。主要有: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45/T297慈菇生产技术规程

DB5/T1671-2018荸荠组培苗两段育苗技术规程

(三)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

标准编制工作组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之后,

2020年2月,标准编制工作组召开了标准编制会议,对标准

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标准的关键性内容进行了

初步探讨。经过研究,标准的主体内容确定为桂蹄3号栽培

术语和定义、种植模式、密度、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指

标、措施和方法要求。

1、前期项目积淀:

课题组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从事荸荠组培技术研

2

究和利用组培技术开展荸荠品种提纯复壮、新品种选育、组

培脱毒快繁和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工作。自2005

年起,课题组开始了荸荠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本项技术

的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水生蔬菜高效生产技

术研究与示范”的子课题“水生蔬菜新品种选育与良繁体系

建立”、广西科技关“马蹄(荸荠)生产标准化技术研究与应

用”、“名优新品种荸荠工厂化育苗及生产技术示范”(桂

科1346004-28)、“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建设示范--荸荠育种

材料创新与繁育示范”、广西农业厅和广西农科院共建的“广

西八步马蹄试验站”等项目的支持。项目开展后,课题组在

荸荠生长周期每个月不定期安排2-5人到荸荠产区的项目的

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及调查记录,与种植户进行交流,形

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荸荠栽培技术方案。

2、桂蹄3号栽培模式及栽培管理的调查

荸荠俗称马蹄,是广西特色名优农产品,种植面积居全

国首位,是产区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荸荠主要分布在桂

林、贺州、来宾、柳州、贵港、北海等区,调查不同地区的

种植时间,确定其种植密度、肥水管理水平,病虫害防治关

键时间,膨大肥施肥时间及用量,确保桂蹄3号产量及品质。

通过多方调查发现,桂蹄3号适种性良好,产量效益明显提

高。本技术规程,是在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所及八步区农业

科学研究所多年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技术较为成熟,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参考价值,极具推广前景。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