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噎食的预防
CATALOGUE
目录
噎食的基本知识
预防噎食的日常措施
噎食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特殊人群噎食预防
噎食预防宣传教育
01
噎食的基本知识
噎食是指食物堵塞在咽喉或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现象。
定义
噎食的症状包括突然出现呛咳、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甚至意识丧失等。
症状
进食过快
食物过大或硬
饮酒过量
疾病影响
01
02
03
04
进食过快可能导致食物来不及消化,从而堵塞在咽喉或呼吸道。
大块或硬质食物可能导致噎食。
饮酒过量可能导致咽喉肌肉松弛,增加噎食的风险。
某些疾病可能影响咽喉或呼吸道的正常功能,如咽喉炎、喉癌等。
02
预防噎食的日常措施
01
02
咀嚼过程中,唾液能够润滑食物,使其更容易通过食道。同时,唾液中的消化酶也有助于分解食物,使其更容易消化。
细嚼慢咽是预防噎食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进食时,应充分咀嚼食物,将食物嚼碎后再咽下,以减少噎食的风险。
在进食过程中,应避免说话或大笑等可能导致误吸的行为。说话时口腔和咽部会产生气流,可能导致食物误入气管。
家长应教育孩子在进食时保持安静,避免分散注意力。同时,家长也应树立榜样,避免在孩子面前边说话边吃饭。
大块食物可能导致噎食的风险增加。家长应将食物切成小块或细碎状,以便孩子更容易咀嚼和吞咽。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应选择软烂、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条、炖菜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逐渐增加食物的硬度。
在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人体的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噎食的风险增加。家长应教育孩子在安静状态下进食。
在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孩子可能会出现口渴或喉咙干燥的情况,此时应先补充水分,待身体和情绪稳定后再进食。
03
噎食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拍背法
立位,身体前倾,双手扶住患者腰部,让患者弯腰,头部略低,面部偏向一侧,用两手掌边缘猛击患者肩胛间区3-5次,然后将患者头放正,用拳击其腰、背2-3次。
推腹法
患者站立,上身前倾,双臂托住下颌,低头弯腰,同时用膝顶住上腹部,双手掌按压在腹部正中线脐部,位置稍高于脐部水平,快速向内上方推压,反复进行几次。
将筷子的一端放在患者的上腹部正中线位置,快速向内、向上冲击,反复进行几次。
将勺子柄端放在患者的上腹部正中线位置,快速向内、向上冲击,反复进行几次。
勺子
筷子
04
特殊人群噎食预防
老年人的咀嚼和吞咽功能可能有所下降,应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坚硬、大块的食物。
食物选择
细嚼慢咽
避免说话和走动
提醒老年人充分咀嚼食物,慢慢吞咽,避免大口吞咽。
在进食过程中,避免说话和走动,以免分散注意力导致噎食。
03
02
01
对于有噎食风险的病患,建议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汤、粥等。
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病患应缓慢进食,避免大口吞咽。
缓慢进食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吞咽功能,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并采取相应措施。
留意药物副作用
05
噎食预防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社区活动、宣传册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噎食的危害和后果,提高公众对噎食的重视。
宣传噎食的危害
让公众了解可能导致噎食的食物、行为和身体状况,提醒大家注意防范。
强调噎食的常见原因
VS
教育家长在喂食婴幼儿和老年人时要特别注意,避免给予大块或硬质食物。
学习急救知识
教授家长在噎食发生时的急救措施,如海姆立克急救法等,以便及时处理。
家长监护责任
感谢观看
THANK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