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声明:本课程所引用的视频、音乐

、地图、影像、数据图表、照片等

,未能逐一注明出处,谨此向相关

知识产权拥有个人或组织表示诚挚

的感谢!

一、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1.中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8)

.(1998)

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

50年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

50年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

近期2001-2010

近期2001-2010

中期2010-2030

中期2010-2030

远期2030-

远期2030-

2050

2050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总体布局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总体布局

•中国中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重点区

•中国中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重点区

•分八种类型区黄河上中游

•分八种类型区黄河上中游

长江上中游

长江上中游

北方土石山区

北方土石山区

东北黑土漫岗区

东北黑土漫岗区

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

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

南方丘陵红壤区

南方丘陵红壤区

青藏高原冻融区

青藏高原冻融区

草原区

草原区

实施的重点地区和重点工程

黄河上中游:防治水土流失,灌草先行

黄土丘陵区:川地水利化

减少入黄泥沙,节水旱农

沟谷坝系化

长江上中游:防治水土流失,保障江河安全,林果

坡地梯田-林网化

关键性措施:集水-节水

风沙区:防治沙漠化(农牧交错带),综合治理,

据统计:1982-1989年共74次降雨

平均每年10次,300-

增加沙区林草植被为主,生物措施、工

600mm

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综合配套

暴雨性降雨,平均历时不足

2小时

1年内有20小时降雨时间

草原区:防三化(沙化、碱化、草场退化)提高载蓄能

(可持续)

2.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

.(2000)

•总体目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环

近期目标:2010年基本遏制生态环境破坏趋

中期目标:2030年全面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文档评论(0)

智乾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科技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