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专题39文言文阅读中论证特点题
【典例示例】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拙庵记
宋濂
①京口徐君德敬,居京师,处一室,不垩不华,仅御风雨,环庋图书,置榻其中,自号曰“拙庵”。
②余,天下之拙者也。德敬岂若余之拙乎?世之人舌长且圆,捷若转丸,恣谈极吐,如河出昆仑而东注。余则不能。人问以机,谢以不知;人示以秘,瞪目顾视,莫达其旨;人之所嘉,余纵欲语,舌大如杵,不可以举;人之所讳,余不能止,开口一发,正触禁忌。他人有识洞察纤微,揭首知尾,问白意缁。未入其庭,已觇其形;始照其貌,已尽其肺肝而究其缊奥。福来荧荧,出身以承:祸方默默,预防而避匿。余梦梦不知,愦愦无所思。人之笑吾,吾以为喜;人之怒吾,吾径情而直趋。吾识之拙,当为举世师。此二者,乃吾所大拙。德敬岂有之乎?
③然吾亦有不拙者。圣人既没千载,至今道存于经,岳海崇深,茫乎无涯,窅乎无涂。众人游其外而不得其内,舐其肤而不味其腴。吾则搜摩刮剔,视其轨而足其迹,入孔孟之庭而承其颜色。斯不谓之巧不可也。周公既亡,本摧末弊,而世以不治。吾握其要而举之,德修政举,礼成乐备,是不谓之巧不可也。而德敬岂有是乎?
④盖人有所拙者必有所巧,有所巧者必有所拙。拙于今必巧于古,拙于诈必巧于智,拙于人者必巧于天;苏、张巧于言而拙于道,孟子拙于遇合而巧于为圣人之徒,晁错号称智囊而拙于谋身。余诚乐吾之拙,盖将全吾之天而不暇恤乎人也。
⑤今德敬居位处势,诵古人之言而以拙自晦,其殆巧于天者欤?巧于智者欤?巧于古者欤?然则德敬之巧也大矣,过于人也远矣,乌可以不记?
(节选自《宋濂散文选集》)
23.本文对比说理颇具特色,请加以赏析。
【答案】
23.①将别人之巧与自己之拙进行对比,为下文写自己之巧作铺垫,也对他人略有讽刺。②将自己之拙与自己之巧进行对比,体现拙与巧的辩证关系。③在苏秦、张仪、孟子、晁错等历史人物的例子中体现对比,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说服力。④将自己之大拙、巧与德敬之拙、巧进行对比,突显德敬可能的超越常人之巧。
【解析】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写作技巧的能力。
①由原文“人问以机,谢以不知;人示以秘,瞪目顾视,莫达其旨;人之所嘉,余纵欲语,舌大如杵,不可以举;人之所讳,余不能止,开口一发,正触禁忌”可知,将别人之巧与自己之拙进行对比,为下文写自己之巧作铺垫,也对他人略有讽刺。
②由原文“吾识之拙,当为举世师”“然吾亦有不拙者”可知,将自己之拙与自己之巧进行对比,体现拙与巧的辩证关系。
③由原文“苏、张巧于言而拙于道,孟子拙于遇合而巧于为圣人之徒,晁错号称智囊而拙于谋身”可知,在苏秦、张仪、孟子、晁错等历史人物的例子中体现对比,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说服力。
④由原文“余,天下之拙者也。德敬岂若余之拙乎”“然吾亦有不拙者……然则德敬之巧也大矣,过于人也远矣”可知,将自己之大拙、巧与德敬之拙、巧进行对比,突显德敬可能的超越常人之巧。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战国策》目录序
(宋)曾巩
①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②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③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年,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④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⑤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至于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汉之起,二百四五十年之间,载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精练 专题12 文学类阅读中叙述视角题含详解.docx
- 202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精练 专题13 文学类阅读中构思技巧题含详解.docx
- 202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精练 专题14 文学类阅读中语言表现力赏析题含详解.docx
- 202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精练 专题15 文学类阅读中选材与组材题含详解.docx
- 202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精练 专题16 文学类阅读中评析题含详解.docx
- 202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精练 专题17 文学类阅读中文学短评题含详解.docx
- 202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精练 专题18 文学类阅读中标题的涵义与作用含详解.docx
- 202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精练 专题19 文学类阅读中补写结尾题含详解.docx
- 202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精练 专题20 文学类阅读中多文本比较分析题含详解.docx
- 202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精练 专题21 文学类阅读中观点类探究题含详解.docx
文档评论(0)